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创伤骨科的防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1-05-26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张远成 高景春 宓士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骨科,河北 唐山064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创伤骨科病人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住院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经皮髂股静脉血栓消融术、静脉溶栓抗凝治疗和足底静脉泵结合华法林治疗。结果 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人均在5~7天内肢体肿胀消退,收到近期良好疗效;远期随访,无再次入院病例。结论 创伤骨科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采取适宜的防治方法,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创伤骨科;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3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平均48岁,均为左下肢发病。髋部骨折并发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3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并发2例;股骨颈骨折术前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死亡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2例。踝部骨折术后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3例,小腿骨折术后5例,膝部外伤术后4例。肢体明显肿胀时间:伤后1周至术后2个月,均行血管超声证实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1.2 治疗方法

  1.2.1 经皮髂股静脉血栓消融并行静脉留置导管滴注尿激酶治疗11例。手术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经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至左髂总静脉,用7F消融导管反复消融血栓,造影见股静脉内有造影剂通过。利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静脉,用5F H2超滑导管插入左股静脉中段,留置导管,每日滴注尿激酶50万U。待肢体肿胀消退,一般5~7天拔除股静脉内留置导管。

  1.2.2 静脉溶栓抗凝治疗9例。足背外侧浅静脉穿刺,0.9%氯化钠液100ml,尿激酶25万U,2次/d,0.5h内滴注完毕,0.9%氯化钠液500ml,肝素12500U,按8~12滴/min维持静点,每日检测凝血五项,使APTT值在正常范围的2倍以内。治疗4日后加服华法林治疗,一般7日后停止静脉滴注溶栓抗凝药。

  1.2.3 足底静脉泵结合华法林治疗4例,均为血栓形成早期,肢体肿胀较轻的病人,我科应用四肢血液循环泵,模拟人体足底负重机制,以气带压迫跖静脉丛促进肢体静脉回流,每日3次,每次20min,一般连用5~7天,并结合口服华法林3mg,1次/d。

  2 治疗效果

  股骨颈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牵引复位时血栓脱落,肺栓塞死亡1例。余病人均在5~7天内肢体肿胀消退,收到近期良好疗效。远期随访,病人口服华法林3个月,行走时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注意足底按摩,无再次入院病例。

  3 讨论

  探究创伤骨科病人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创伤骨科病人卧床时间长,肢体因疼痛而畏动,加之肢体创伤肿胀术后切口肿胀、压迫深静脉,使血流缓慢。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术后血液粘稠度增高,加之高脂食物的过量摄入,易致静脉血栓形成。解剖因素也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右髂总动脉和左髂内动脉在左髂总静脉前跨过,左髂总静脉有两处同时受压,造成静脉狭窄,是左侧下肢好发的原因。

  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监测 肢体肿胀重,有张力性水泡或肢体有坏疽危险,我们主张应尽快行血栓消融术;肢体肿胀轻,可先行溶栓抗凝治疗或足底静脉泵+华法林治疗,若不能迅速起效或起效而不持久者,应迅速行血栓消融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出血,据统计,轻度出血的发生率为5%~30%,重度出血为1%~2%,致命性脑出血发生率为0.2%~1.1%,常用Fg、TT和FDP为监测指标,当Fg低于1.2g/L,TT超过正常值的3倍,FDP超过400mg/L时,临床出血并发症增加3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维持Fg在1.2~1.5g/L,TT在正常值的1.5~2.5倍,FDP在0.3~0.4g/L,是治疗的最佳选择。APTT是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应用小剂量肝素5000~10000U/24h,可不做监测,中、大剂量应用时需做监测,APTT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5~2.5倍,可达到最佳抗凝疗效,又无严重出血危险。由于用量大或个体耐受不同,口服华法林的出血发生率可达7%~20%,可用PT作为监测指标,在治疗过程中,应使PT维持正常对照值得1.5~2倍,凝血酶原比率PTR维持在1.5~2.5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以预防为主,1983年Gardner与Fox研究揭示了人类足底静脉泵机制,他们认为人体直立负重时,淤滞的跖静脉丛立即排空,并使跖静脉与股静脉血流加速,向上流入下腔静脉。当肢体创伤、骨折、手术后、静脉病变及长期卧床等失去足底负重机会,往往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我科在下肢创伤病人伤后即开始肌肉收缩练习,术后早期应用CPM机练习关节活动,骨折坚强内固定病人鼓励早期下地活动,自2002年术前术后常规应用足底静脉泵,收到良好预防效果。对于血流变学显示血液粘稠度高的病人,术后静点脉通1000ml,1次/d,防止血小板聚集;口服华法林3mg,1次/d,起到抗凝作用。只要创伤骨科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采取适宜的防治方法,必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朱通伯,戴克戎.骨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3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