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骨科医院急诊患者现状调查及医师人员配置

发表时间:2011-06-10  浏览次数:425次

   作者:贾庆灵 张志燕 张淑艳 张雪柏 周鑫 官志同 于淼 安玉辉 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

  【摘要】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的病因、病理和急救治疗的专业[1]。其工作特点是随机性强,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复杂,因此急诊医师人员的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成为医疗管理的难题。为此,笔者开展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现状调查,明确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规律。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改变急救模式、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及提高物资储备等,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骨科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的病因、病理和急救治疗的专业[1]。其工作特点是随机性强,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复杂,因此急诊医师人员的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成为医疗管理的难题。为此,笔者开展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现状调查,明确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规律。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改变急救模式、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及提高物资储备等,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院2003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全部急诊患者,共计53 577例。

  1.2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全部急诊患者病历录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急诊患者登记项目,参照ICD 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对就诊疾病进行分类编码,疾病诊断按照目前国际和国内通用的诊断标准进行,数据处理是将数据库中相关信息导入Excel,按就诊时间分组,着重对急诊病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地区分布、受伤机制、一般患者和危重患者就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急诊就诊前10位疾病或健康问题顺位见表1。表1 急诊就诊前10位疾病或健康问题顺位

  2.2 急诊年龄性别构成见图1。

  图1 急诊年龄性别构成

  2.3 急诊就诊时间分布

  2.3.1 患者24 h就诊病例次分布见图2。

  图2 急诊患者24 h发病例次分布

  2.3.2 急诊患者每周就诊情况分析:周一、周日是就诊人数最多的时间段,共计15 752例,占全部病历的29.4%;其次顺位排列为周五、四、三、二,共计30 378例,占全部病历的56.7%;周六患者最少,共计7 447例,占全部病历的13.9%。

  2.3.3 突发公共事件:2年共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9起,节假日、双休日41起,包括交通事故、爆炸伤、煤矿塌方等。

  2.3.4 班次与病情的构成见表2。

  表2 班次与病情构成情况例(%)

  班次危重就诊一般就诊合计夜班1 714(5.68)28 470(94.32)30 184白班835(3.57)22 558(96.43)23 393合计2 418(4.51)51 159(95.49)53 577

  注:夜班时间为:16:00~8:00,白班时间为:8:00~15:00

  2.4 区域与职业分布 来自医院所在地及毗邻地区55.1%,路北区高于路南,来自外县28.4%,其它地区16.5%;职业以工人及农民工居多,占52.1%,农民22.6%,其他25.3%。

  2.5 受伤机制 交通伤占45.1%,重物砸伤18.2%,高处坠落14.7%,其他占22%。

  [3] 讨论

  3.1 加强对急诊医师素质及业务知识的培训 根据患者就诊前10位疾病和健康问题顺位,腕和手损伤、踝和足损伤、累及身体多部位损伤比重大,交通伤占45.1%。管理者把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抢救程序、和诊疗要点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院前急救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争取在黄金时间内把患者转运到医院,急诊医师对来院患者要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好鉴别诊断和诊断。分别按照疾病的救治程序给予救治,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3.2 重视男性、青壮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教育 调查中显示,男性36 403人,女性17 174人,男女比例约为2.12∶1。儿童、青壮年占比例大,提示儿童及青壮年为主要就诊对象,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男性尤其是青壮年男性是农业建筑及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2]。(2)人群中,儿童、青壮年构成比高。要重视男性、青壮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教育,掌握儿科、青壮年就诊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3.3 骨科急诊医师人力的合理配置

  3.3.1 根据工作量改变工作流程、弹性派班:患者就诊高峰时间是8:00至11:00和14:00至20:00,危重患者在夜班所占比例大。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工作量改变工作流程、弹性派班。在不增加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增设一名行政班次或12:00至20:00的班次,做为备班,以缓解就诊高峰期的人力不足。科室根据备班夜间工作量安排第2天的工作;平时工作中实施两级备班制,主要由白天休班和当日上夜班人员组成。

  3.3.2 相对固定急诊专科医生:目前大多数医院急诊专科医生较少,急诊工作依赖于各科室的年轻医生轮转来完成。虽然轮转医生有专科优势,但由于目前急诊学科发展较快,轮转或年轻医生不甚了解科学进展和变化;更有医生抱有“临时工”的思想,很难保证急诊质量。因而应强调急诊医生尽量相对固定并逐渐形成急诊专科队伍。按照急诊就诊前10位的病种或健康问题顺位,腕和手损伤、踝和足损伤、累及身体多部位损伤比重大。适当增加选配手外科、足外科和ICU等相应科室的专科医师到急诊,能够熟练掌握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以提高其救治诊疗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3.3 制定应急预案,规范工作流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周就诊高峰为周一、周日,成批伤在周末、“五一”、“十一”黄金周最多,危重患者在夜班、晚班比重大,因此管理者要有预见性的眼光,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职能,合理安排人力 ,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保证急救顺利[3]。

  3.3.4 成立急救抢救小分队,作为人力支持系统:建立急救抢救小分队,成员分别由技术副院长、医教科长、创伤科室主任、骨干医师组成。遇有人力不足,由医教科统一调配全院医师人力资源。

  3.4 改变急救模式 数据显示55.1%来自医院所在地及毗邻地区,提示随着急诊的服务半径的相对缩小,急救模式要改变,要加强院前救治水平,通过开设绿色通道,实施院前救护 急诊科救护 急诊ICU救护一体化模式,满足患者希望得到方便、快捷、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5 物资储备要充足 急诊科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部门,根据调查,掌握就诊规律,加强急救物质储备,对提高救治水平、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骨科急诊的管理工作应建立在实证的就诊调查基础上,体现骨专科特色。目前,对急诊患者就诊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对临床医疗实践影响的研究还十分有限,自1987年5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成立至今,国内已见少量回顾性的急诊患者流行病学报告[4]。但有关急诊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5]。国内虽有过一次前瞻性的研究[6],但未有创伤骨专科的研究。我院是一所有600张床位的骨专科医院,收治范围涉及华北地区各部及东北部分地区,本研究包括全部急诊患者的回顾性资料,其结果可以客观、准确的反映华北等地区急诊患者的情况,为急诊流行病学调查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骨科急诊医疗管理工作起指导作用。同时,通过骨科急诊的就诊现状调查,合理配置医师人力资源,推动各项急诊医疗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主编.现代急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72.

  [2] 潘曙明,陈尔真,朱善宽,等.中国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709 7148.

  [3] 王淑兰.分析急诊观察室特点,强化急诊特色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8,3:51 52.

  [4] 樊寻梅,李春盛,王佩燕,等.我国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附53所医院急诊科调查分析).急诊医学,2000,9:364 366.

  [5] 沈洪.世纪初中国急诊的探讨(续一).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195 197.

  [6] 王一镗,李德磬,林贵芳,等主编. 实用急诊医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