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青年腰椎骨质增生病因分析与X线诊断

发表时间:2011-04-22  浏览次数:513次

  作者:张丛伟 陈万凯

  作者单位:1 721004陕西省荣军第一医院 2 474350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腰椎骨质

  腰椎骨质增生是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属退行性病变。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青年腰椎骨质增生也经常遇到,其症状较中、老年为重。因此,我们根据青年腰椎骨质增生的部位和病变范围进行病因分析,探讨X线诊断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本组342例,男205例,女137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20岁,平均26岁。本组中腰腿疼痛316例,占92.4%;病史最长10年,最短2个月,平均4.5个月。

  2 讨论

  2.1 青年腰椎骨质增生的病因分析 青年腰椎骨质增生的有关报道较少,引起骨质增生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根据临床及X线表现,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病理性增生,此类骨质增生的程度与年龄不一致,多继发于某种病因,如腰部的外伤或慢性劳损、先天性畸形等是引起此类骨质增生的原因。本组收集的342例均有临床症状,并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95%具有较长时间的轻微劳损或外伤史。这些患者均长年从事各种体力劳动。5%的患者继发于各种骨病和局部感染。发生在30岁以下者占86.3%,其增生部位多发生在腰部后缘、椎突关节及骨关节等处,这些部位的骨质增生与其着力点和反复损伤有关,另外某些内分泌失调、神经营养障碍、先天缺陷、姿势畸形、炎性反应、椎间盘病变、受力平衡失调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骨质增生反应,这些骨质增生应视为一种病理过程,亦可作为查找病因的线索。因此,对青年骨质增生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看待,应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增生的部位查找病因,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2 关于腰椎骨质增生的诊断标准 腰椎骨质在X线表现上多种多样,为了便于诊断,我们将增生分为三度。Ⅰ度:椎体角缘或椎突关节及腰椎关节面边缘轻度增生硬化,椎间隙及腰椎曲度正常;Ⅱ度:骨质增生呈“唇样”,椎体角缘为多发,左右及前后椎体间隙可不对称,椎间隙可变窄,椎突关节面硬化,不规整、腰椎序列可有轻度变直和后突等改变;Ⅲ度:骨质增生程度加重,相领骨赘可相互融合形成骨桥,椎间隙变窄,椎体变形,腰椎体序列异常,生理曲度侧弯,棘突间可互相接触或形成假关节。

  关于上述三种诊断标准,虽不能完全代表其病理过程,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反映骨质增生的表现,对于统一临床和X线征象之间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

  2.3 腰椎增生与临床的意义 (1)骨质增生的直接刺激:增生的骨质可刺激周围软组织、腰脊神经或神经根、脊髓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此等增生多发生在椎体后缘,容易引起症状。(2)炎性反应:在骨质增生过程中,常可诱发局部软组织,关节滑膜、韧带等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如充血水肿、渗出、增殖肥厚以及血管组织的病理反应,这些往往是引起临床症状的原因。(3)序列及生理曲度异常:由于脊椎的受力不平衡,关节对应关系失调,导致脊椎生物力学的损害,在局部骨及周围组织退变、松弛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胸椎后突和腰椎前突的移行部分承受极大的静态负重,而椎间盘后部为最大垂直负重的着力点,久之可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在腰椎过度伸直时,椎体明显向后移动,使脊椎间发生不稳,故腰L 1~2 间常出现“隐形滑脱”,这种滑脱临床症状较明显。(4)其他骨病所致的骨质增生可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此类骨病的骨质增生部位及范围、程度与原发病的关系密切,临床症状与体征也因腰椎疾病不同而有所不同。在X线诊断过程中,清楚地划分病理性增生和退行性病变是有困难的,但是青年腰椎骨质增生多是病理性骨质增生,当机体反应性保护机能失调或代偿机能丧失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腰椎增生过程的快慢及机体代偿机能的个体差异是相关联的;老年性骨质增生属生理性退变,不是病理现象,骨质增生的部位多在椎体的前缘及侧缘,所以老年性骨质增生明显,症状较轻,有的可无症状。青年性骨质增生较轻,症状较重。因此,X线检查,可观察骨质增生的部位,以鉴别病理性增生与生理性退变,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