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07 浏览次数:402次
作者:唐克 作者单位:050700 河北省新乐市医院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老年;髋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常合并有骨质疏松及其他内科疾病,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褥疮等,严重的可引起死亡,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来提高治疗效果。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0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4例中,男61例,女43例;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2.6岁。其中左侧58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跌倒伤51例,车祸伤45例,坠落伤8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33例,Ⅱ型42例,Ⅲ型18例,Ⅳ型11例,均为新鲜骨折。合并症:62例合并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其他内科系统疾病。伤后至手术时间6 h~12 d。
1.2 术前准备
入院后均行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积极术前检查,行术前评估,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急诊给予手术,合并症患者请内科给予会诊治疗,病情允许后择期手术。
1.3 手术方式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患者平卧于手术牵引床上,取患肢外展内旋位给予牵引,经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及力线良好后,取大转子外侧纵行切口,在大转子顶点下2 cm处用135°的角度导向器定位并钻入导针,使导针位于股骨颈中央或稍偏下部,进针深度达股骨头软骨下约1 cm处。透视导针位置满意后扩孔攻丝,旋入合适长度的拉力螺钉,套入钢板,用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于股骨干,尾钉加压。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4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菌素,术后2 d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1周行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术后3~4周后扶双拐不负重活动,8~12周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弃拐行走。
1.5 观察指标
(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按黄公怡[1]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
2 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周~6个月,平均4个月。出现髋内翻2例,出现切口部皮下积液1例。无切口感染,无钢板及螺钉断裂。优70例,良23例,差11例,优良率89.1%。
3 讨论
3.1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股骨转子间的血运良好,骨折很少发生不愈合,因此,以往多采用卧床牵引等保守治疗。但老年患者有自身特点,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情况的发生,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老年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呈粉碎性,保守治疗容易出现髋内翻、肢体短缩、关节僵硬。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近年来多主张给予手术治疗,可使骨折获得更好复位,坚强内固定,患者可早日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 DHS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特点
DHS是专门为股骨转子间骨折设计的髓外固定器,由螺钉与套筒钢板组成。结构坚固,抗弯强度大,具有静力加压和滑动加压双重作用。螺钉套筒与钢板呈135°角度,符合髋部的生物力学特点。DHS通过较粗的拉力螺钉及带套筒的侧方钢板,将股骨头颈与股骨固定为一体,DHS粗螺钉为半螺纹,能有效抓持骨质,即使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亦能有效固定,可使骨折端相互靠近,起到静力加压的作用。螺钉在套筒内的滑动机制可以避免钉头部穿透股骨头或髋臼,负重时轴向的压力直接传导至骨,使骨折端接触紧密,起到动力加压的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DHS螺钉与套筒钢板紧密连接,其抗弯强度在280~400 kg之间[2],此强度完全可满足术后早期肢体负重需要,可有效支撑并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对老年患者在骨质疏松,骨折粉碎的情况下,能增加骨折的稳定性,减少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但DHS内固定也有其本身不足之处,术中出血多,抗旋转能力差[3],可发生头颈旋转,头颈切割等情况。
3.3 提高治疗效果的体会
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信任,早期手术治疗。术前积极给予牵引,使肌肉组织充分松弛,为术中有效复位创造条件,可以降低术中复位难度,减少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术中DHS内固定注意:(1)良好的复位使骨折获得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可使打入DHS过程中内固定物的角度及位置更准确。牵引复位时一定要恢复患者的股骨颈长度,颈干角,前倾角,注意恢复小粗隆的复位及内侧骨皮质的完整性,蔡迎锋等[4]认为治疗中未做小粗隆的复位固定是造成髋内翻的重要原因。(2)术中必须充分发挥C型臂X线机的优势,骨折牵引复位以及导针和DHS钻入时必须给予透视,透视位置选择正位和穿裆位,透视角度合适,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3)导针定位准确,注意股骨颈颈干角与前倾角,进针点位于大转子顶点下2 cm,透视下正位位于股骨颈中央或稍下部,穿裆位位于中部。螺钉的长度合适,一般位于股骨头软骨下1 cm合适,否则容易出现固定不牢或穿出股骨头现象。螺钉的拧入一次成功,防止反复拧动,防止松动。(4)术后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出锻炼方案,争取早期锻炼,尽快恢复关节功能,防止并发症,下地时间应根据复查X线片结果灵活掌握,注意扶双拐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疗效可靠的特点。但要注意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正规操作,术后积极锻炼,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5]。
【参考文献】
1 黄公怡,王福权.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4,4:349351.
2 王福权,骆燕禧,黄公怡,等.加压滑动鹅头钉的应力测试和对髋部骨折治疗的初步结果.中华骨科杂志,1990,10:165.
3 陈德喜,万修阳,郎继孝,等.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比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431433.
4 蔡迎锋,陈胜,张维.股骨小粗隆缺损的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意义.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16:178.
5 于娟,祝焕蕾,王方方,等.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手术配合.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