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骨质疏松及其所致骨折的危害与干预
发表时间:2011-02-25 浏览次数:361次
作者:林华 作者单位:210008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病中心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在中国,多数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缺乏全面的科学认识,把骨质疏松简单地等同于老年人的“缺钙”,认为只要补钙就万事大吉了。其实,骨质疏松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样是现代化社会中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龄和疾病等是其重要危险因素。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年度报告指出,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最具危害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欧美多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美国、英国和瑞士的老年人口中骨质疏松患者占60%,2006年全球骨质疏松患者已超过2亿人。2004年报道每年全球约有150万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英国,已有超过500万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且每5 min就有一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及其所致骨折对全球的危害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十分明显,而且在人性上,即对患者的精神和生存质量影响更为巨大。
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言,病前状态与疾病过程有着质的不同,绝大多数慢性疾病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干预,可使病前状态逆转,而一旦病前状态发展而进入疾病过程时,这些疾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种族、年龄、性别、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不良的生活方式、钙元素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缺乏运动是骨量减少发展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的病前状态,此时积极干预,尤其是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骨量的加速丢失和骨结构的病变,则进入骨质疏松状态,需终身治疗。骨质疏松防治应重视骨质疏松病前状态即骨量减少时的有效干预。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来自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减缓病变的进程,预防骨折的发生是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内容。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处理尚存在较多问题和误区。主要问题在于对骨质疏松本身的认识和诊治的不足,表现在认识和技术两大方面。认识误区:轻视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起源和危险因素,缺乏对骨骼状态的正确认识和分析,曲解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的重要意义,忽视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技术误区:轻视骨质疏松病情诊断及再骨折的危险性分析;重视骨折治疗而轻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治疗。对策:提高对骨质疏松的全面认识,关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重视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及诊治的重要作用,掌握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前后的不同策略,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综合技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对策强调:在充分认清骨质疏松病情,详细了解全身骨骼及骨折区域状况的前提下,注重外科治疗与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的联合。
本期专题论坛特邀多位专家撰稿,就骨质疏松及其所致骨折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加强广大医务人员对此的认识和重视,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早期防治的临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