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26例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0-04-26 浏览次数:478次
作者:宋建华 作者单位: 046000 山西长治,长治市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我院自1994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26例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采用早期诊断、切开减压、骨折内固定,辅以脱水、扩血管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24例,女2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8岁,平均16岁;部位:尺桡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21例;伤后12h内入院者24例,20h入院者2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肢体软组织肿胀较严重,8例有张力性水疱,以疼痛为主要症状;5例患腕和手指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直手指时前屈肌群疼痛明显。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麻木或减退;14例皮肤颜色潮红或青紫,5例皮肤颜色苍白。桡动脉搏动减弱4例,消失1例,小腿前外侧发硬,压痛明显,被动伸屈趾时疼痛加剧21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19例,消失2例。
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一经确诊,均应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如为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后引发,可在解除压迫后,在严密观察下,采用20%甘露醇脱水,扩血管等治疗,如在允许时间内症状不能缓解,应紧急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腰麻、硬膜外、臂丛及氯胺酮麻醉,不用止血带,在患病筋膜间隔区纵行切开皮肤,经皮肤切口切开筋膜,并向上、下潜行,以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显露骨折端去除骨折断端间血肿及嵌入软组织,骨折在牵引复位后,行内固定,切口应敞开不缝合,敷以油纱包扎,术后用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罂粟碱治疗。患肢肿胀一般在术后3~4天消退。肿胀消退后切口张力不大,可直接缝合,如切口张力大,可待切口肉芽组织长好后行植皮治疗以覆盖创面。
2 结果
随访25例,失访1例,最长时间为2年,最短为7个月,平均11个月。4例在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后发病的患者因时间最短、诊断早、处理及时,治疗后无后遗症发生,骨折按期愈合;22例手术病人,创面均愈合。1例胫腓骨下段骨折病人延迟愈合,14个月骨折愈合。超过12h手术减压病人,1例留有轻度缺血性肌挛缩,1例合并有腓总神经损伤病人留有轻度足下垂。
3 讨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能造成人体严重功能损害的创伤急诊之一[1]。发病以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为多,在小腿部又以前间区为多。早期诊断、充分切开减压是抢救病人肢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亦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如尺、桡骨或胫腓骨骨折在用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过紧的情况下,因除去小夹板或石膏可使筋膜室内压力暂时得到缓解,如果及时给予脱水、扩血管等治疗,患者一般均能顺利恢复,不致遗有任何后遗症。如在允许时间内不见症状缓解,应果断手术,因筋膜室内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可造成肌肉、神经的改变,时间过久会导致不可恢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本组2例超过12h,但未超过20h手术切开减压病人,1例留有轻度缺血性肌挛缩,1例因腓总神经变压时间较长而导致功能受损留有轻度足下垂。因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手术切开彻底、充分减压才能达到治疗目的[2]。
【参考文献】
1 贺宏仙.5例小腿内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骨折内固定治疗体会.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2,1:51.
2 王永法.小夹板外固定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4,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