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并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27例
发表时间:2010-04-13 浏览次数:524次
作者:房砚俊,马玉杰,严正江,卞亚兵,邵荣,王晓峰 作者单位:张家港广和医院骨科,江苏 张家港 215633
【摘要】 对27例Ⅲ型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治疗,平均随访14个月,关节功能按Mazur[1]评分系统评定,优16例,良7例,可2例,差2例。认为本方法对骨折血运破坏小,局部软组织切开少,手术方法简单,通过其独特的牵开作用牵开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使骨折复位。
【关键词】 下肢骨折;内固定;固定器
我院2002~2007年治疗Ⅲ型Pilon骨折2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17~67岁,平均31岁。开放性骨折14例,伴距骨脱位4例。按骨折创伤NISSSA分级标准,2分22例,3分5例。致伤原因:高空坠落15例,道路交通伤7例,压砸伤5例,受伤到手术时间1~6天。
2 治疗方法 27例均行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先行清创,再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中先行腓骨固定。本组腓骨骨折22例,采用1/3管状钢板或2.5mm克氏针髓内固定,恢复腓骨长度。然后显露胫骨远端关节面,用“距骨”作模板,用克氏针撬拨平整胫骨远端关节面,重点复位内踝、前外侧和后唇3个主要骨块,用克氏针从内踝斜向外、后、上方贯穿胫骨远端,克氏针尖端穿出胫骨皮质,经克氏针尖端绕0.6mm钢丝行张力带收紧,压迫前外侧骨块,干骺端有骨缺损者予以自体髂骨移植,在胫骨近端及跟骨旋入外固定支架螺钉,安放T型外固定支架,维持胫骨长度和轴线。术后8~10周去除外固定支架,改用“U”型踝夹板外固定,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3 结果 本组2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愈合时间为7~18个月。术后拍片,27例中达到解剖复位23例,2例存在植骨不充分,仍有骨缺损,2例向内侧成角5°~20°。踝关节功能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16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9%。
主要并发症:切口张力高、不能Ⅰ期关闭切口5例,行腓骨侧切口开放,缝合筋膜层,1周后植皮,切口愈合;切口创缘小面积皮肤坏死3例,于术后1周植皮覆盖创面后愈合;外固定钉道感染4例,行外固定拆除后,换药自愈;术后踝关节出现严重创伤性关节炎2例,1例为踝关节向内成角20°,1例为胫骨远端关节面严重塌陷,最后行踝关节融合术。并发症发生率37%。
讨论
Ⅲ型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损伤程度严重,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内固定易诱发感染,功能恢复较差。近年来存在选择AO或BO固定方式上的争议[2]。钢板内固定的缺点是软组织骨膜剥离广泛,创伤大,进一步破坏局部血运,影响皮肤软组织愈合,增加感染机会,应力遮挡效应可导致钢板下骨量丢失,引起骨质疏松,拆除钢板后易再骨折,患肢功能恢复慢。选择内外固定相结合,用最简单的固定办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优点:(1)克氏针张力带有限内固定能使小切口固定主要骨折块,借助于钢丝收紧后的张力带原理,有助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固定;(2)手术简单、安全,骨折时不需过多扩大创口,内固定物极为有限,有利于创面和骨折愈合;(3)利用外固定支架独特的牵开作用,牵开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可使骨折更好复位;(4)可靠固定,术后2~4周定期放松远端万向关节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软骨的修复及踝穴的模压,降低或减缓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既可牵引、复位、固定,又可加压、调整骨折端紧密度。缺点:穿着不便易引起钉道感染、局限性骨髓炎等。
腓骨的解剖完整性,特别是距腓骨远端8cm内的一段,对踝关节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腓骨完整时,外踝所受的向上、向下及向外侧的应力,都可通过胫腓下关节——骨间膜——胫腓上关节向胫骨传递,并使外踝获得反作用力,从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位置,保持踝穴的正常宽度。腓骨复位有利于恢复肢体的解剖长度,维持肢体对线[3]。下胫腓韧带对胫骨骨折端牵引复位作用,使胫骨骨折端得到部分复位。
Ⅲ型Pilon骨折干骺端压缩较重,复位后常存在明显的骨缺损,在没有植骨填充情况下,常出现延迟愈合或畸形,植骨增加复位后骨折端的稳定性,修复骨缺损。
【参考文献】
[1]Mazur JM,Schwartz E,Simon SR.Ankle arthrodesis,Long-term followup with gait anklysis[J].J Bone Joint Surg(Am),1979,61(7):964-975.
[2]王亦璁.BO与AO不同之处[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3-5.
[3]卢世壁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0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