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02  浏览次数:537次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作者:柯贤明,施斌锋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医院骨科,福建 沙县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老年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见于老年患者,常由低能量损伤引起,其发生明显与骨质疏松有关。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传统手术治疗如克氏针、张力带固定、“T”型钢板内固定等在功能锻炼时易发生骨折移位和内固定失效。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 例,男6 例,女9 例;年龄55~82 岁,平均63.6 岁。右侧5 例,左侧10 例。低能量损伤11 例,高能量损伤4 例。合并肩关节脱位2 例,合并其他骨折和损伤2 例。按Neer分类二部分5 例,三部分8 例,四部分2 例。分别采用AO或肱骨近端锁定接骨钢板内固定。    1.2  术前准备  对于盂肱关节至少要拍三个相互垂直平面的X线片,即创伤系列片,包括肩胛骨正位X线片、肩胛骨侧位X线片和腋位X线片,来确定骨折的类型。如怀疑结节骨折加拍内外旋位片;若标准X线片不足以评估骨折的形态、关节面的损伤和移位及软组织损伤等,则加拍CT检查;MRI对于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尤其是肩袖、二头肌腱、盂缘的损伤。术前必须探明骨折是通过肱骨外科颈还是通过解剖颈。定出术前计划,患者于沙滩椅位,将患肢放于手术台上可透X线的部分,并肯定在此位置上透视时可看到肱骨近端的正侧位和腋位。    1.3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经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进入,将头静脉连同部分三角肌保护好后向外牵拉,暴露肱骨近端并旋转检查肩袖是否破裂或撕脱。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或持骨钳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下正侧位及腋窝位确认骨折端复位良好,将选好的钢板置于肱骨近端,放好合适的导向模块。使用LCP钻头导向器做引导,用2.8 mm钻头预钻孔,不要钻透对侧皮质,否则螺钉尾部会穿过关节面进入关节腔而影响关节活动。测量钻孔的深度,选择合适的锁定螺钉,用扭力限制电钻接口,将螺钉钻入并锁定,肱骨头一般用2~3枚锁定螺钉。如大结节骨折移位时应考虑有旋转肩袖损伤,可用7号不可吸收线将其固定在接骨板的缝合孔上。骨折远端为皮质骨,可用锁定螺钉或普通3.5 mm标准皮质螺钉固定,用正侧位及腋位X线透视来确定钢板头、干部及导针的位置是否正确。活动肩关节以检查固定是否可靠,放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屈肘90°位三角巾悬吊固定。    1.4  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开始主动腕、肘关节功能锻炼及被动功能锻炼,包括肩关节前屈、后伸。术后第1周开始增加肩关节被动内收、外展、内外旋活动。术后第2周开始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定期X线复查。    1.5  功能评定标准  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定系统。Neer评定标准总分为100分,疼痛占35分,功能占30分,活动范围占25分,解剖位置占10分。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满意,70~79分为不满意,70分以下为失败。2  结    果    本组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6个月。患肢部分持重时间为术后6~8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9周。本组病例术后均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未发生切口感染、肩关节僵硬、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采用Neer评定标准,本组术后肩关节优8 例,满意5 例,不满意2 例,满意率86.6%。3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多见,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其发生机理为摔倒时患肢过伸位或上肢直接暴力造成,对于老年人或骨折疏松者低能量损伤(如平地摔伤)也可造成骨折。这是因为老年患者存在骨质疏松,肱骨大结节空洞,干骺端骨质缺失,肱骨干皮质骨变薄,使肱骨大结节及外科颈成为骨折受力薄弱点,且肱骨近端一旦发生骨折极易粉碎,造成复杂骨折,常规的内固定物很难达到有效固定。其治疗方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a)保守治疗,肩关节固定时间较长,无法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时间相对较长。b)对于移位型、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因为骨质疏松和脆弱的骨质不能给内固定物提供有效的骨支持点,常规的内固定物如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三叶草钢板内固定、角钢板内固定或“T”型钢板内固定等在功能锻炼时易发生骨折移位和内固定失效,很难达到有效固定。术中需剥离过多,进一步加重了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和血运破坏,增加了骨折不愈合和肱骨头缺血坏死率,而普通螺钉对骨质疏松患者的肱骨近端,尤其是肱骨头固定的效果较差。    关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有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术、钢板固定术、髓内钉固定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等。目前的趋势是有限的软组织切开,有效的固定。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出现改善了传统内固定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优点:a)螺钉与接骨板角度固定,对骨折端产生良好的稳定作用;b)作为解剖型接骨板,适合肱骨近端特殊的解剖形态,术中无需预弯;c)作为一种内固定支架,改变了接骨板与骨骼间以摩擦力为基础的传统固定模式,最大程度地保护了骨膜和骨的血运;d)肱骨头固定螺钉向不同方向交叉设计,使钉板间锁定有较好的锚固力及抗拉力,可防止螺钉退出和内固定松动,对肱骨头的支持固定较其他钢板固定明显加强,尤其是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e)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近端边缘带有多个缝合孔,有利于关节囊及肩袖损伤的修复,也可作为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的针孔及粉碎性骨折的缝合固定;f)体积小,操作简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软组织的剥离和刺激,降低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允许术后早期开始功能恢复性训练,为促进功能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3]。【参考文献】[1]Neer CS 2nd.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actures.I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Am),1970:52(7):10771089.[2]黄强,王满宜,荣国威.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2):159164.[3]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