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发表时间:2010-02-24 浏览次数:571次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作者:沈杰枫 严松鹤 刘勇 作者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江苏 无锡 214001 【摘要】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使用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8 例,对其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25 例随访3~6个月,按Sanders髋部创伤后评分标准,优2 例,良14 例,差9 例。所有病例术后未出现严重内科并发症或股骨头切割。结论 PFNA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高龄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平均发病年龄70 岁[1],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合理的手术治疗,早期活动,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8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13 例,女15 例;年龄65~90 岁,平均79.2 岁。左侧12 例,右侧16 例;致伤原因均为自行跌伤,其中平地滑跌受伤21 例,不同平面跌伤7 例。6 例合并腕部骨折,入院当天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位良好。骨折按照AO分型,A1型2 例,A2型21 例,A3型5 例;按Evans分型,Ⅰa型2 例,Ⅰb型9 例,Ⅰc型12 例,Ⅰd型2 例,Ⅱ型3 例。术前全面体检,合并基础疾病需药物治疗,包括:高血压病26 例,冠心病11 例,糖尿病9 例,脑梗塞1 例,慢性支气管炎2 例,电解质紊乱4 例。择期手术时间为伤后2~18 d,平均3.86 d。 1.2 手术方法 手术选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完成。患者仰卧骨科牵引床,采用“屈髋屈膝”法整复骨折移位(先屈膝屈髋90°,向上牵引,然后伸髋、内旋、外展)后,患髋保持10°~15°内收,足部内旋使髌骨处于水平位。透视下,主要恢复颈干角和前倾角,对于大、小转子碎裂骨块不必追求解剖复位。髋上方手术切口,起自髂前上棘垂线与大转子水平线相交点后方1~2 cm,呈略前弧纵行切口,长5~7 cm。沿肌纤维方向分开臀中、小肌,触及股骨大转子顶点,进针点正位为大转子尖部,侧位位于大转子顶点后方。导针尽量内收并压低尾端,顺髓腔方向插入,确定导针位于髓腔内,沿导针方向以17 mm空心钻头粗隆部开口至套筒限深处,拔出导针,将安装在插入手柄上合适规格的PFNA主钉插入髓腔,透视下轻轻击入主钉。正位通过近端锁钉孔判断主钉击入深度,使螺旋刀片能经过股骨颈中下部靠近股骨矩上方。作髋外侧2~3 cm纵切口,以专用130°瞄准器,保持10°前倾角,经套筒钻入导针。正位导针处于股骨头、颈中下部靠近股骨矩上方,侧位位于其中央,长度达股骨头关节面下5~10 mm左右。测量所需螺旋刀片长度,将螺旋刀片逆时针解锁3~5圈。沿导针打开外侧皮质,插入螺旋刀片,击入至限深处,顺时针旋转插入器使螺旋刀片压缩骨折端并处于锁定防旋状态。以远端瞄准器引导安装远端静止型锁定螺钉。正、侧位透视,确认骨折对位及螺钉位置良好。冲洗止血缝合各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当天临时应用丹参、西米替丁,常规应用抗菌药物5 d,术后1周内服活血消肿方(当归20 g、赤芍15 g、三七10 g、桃仁10 g、川牛膝10 g、银花10 g、茯苓皮10 g,水煎服,每日1剂)。术后1 d开始应用下肢静脉泵、骨创伤治疗仪及CPM功能锻炼。卧床期间鼓励患者自主翻身、坐起、抬腿锻炼,伤前肢体功能良好的稳定性骨折患者1周内扶拐下地,体质较差患者第2周床边坐位肢体练习,3~4周开始部分负重。2 结 果 本组28 例患者均选用130°PFNA,26 例未安装尾帽。手术时间30~55 min,出血量100~300 mL。9 例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小于90 g/L,术中输血200~400 mL。全部患者手术伤口一期愈合,2周拆线出院,患肢髋膝活动范围接近对侧。术后未出现死亡或基础疾病加重、肺部感染、心、脑梗塞、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术后25 例获得3~6个月随访,扶拐下地行走时间为术后5 d~3周。随访全部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刀片退出或股骨头切割,伤肢均恢复负重行走功能,2 例有髋部行走痛。按Sanders髋部创伤后评分标准[2],优2 例,良14 例,差9 例(但肢体功能已接近伤前水平)。 典型病例为一女性,79 岁,左髋A2.2型(EvansⅠc型)、左腕B1型骨折,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左腕部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入院体检无明显手术禁忌,拟第3 d手术治疗。入院第2 d夜间出现右侧脑梗塞,经治疗稳定后,第18 d手术。术中骨折闭合复位后,侧位近段向前移位达1/2,插入主钉后,在打螺旋刀片导针时,将该部切口延长至5 cm,自前方以骨膜剥离器按压近端骨折复位后,完成良好对位及内固定,手术历时55 min。因使用抗凝药物,术中失血约300 mL,输红细胞400 mL。术后恢复良好。3 讨 论 减少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医生努力的目标[3],合理的手术治疗,尽早打破“卧床-并发症”的恶性循环,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预后,起关键性的作用。除少数需控制基础疾病,本组病例多数4 d内安排手术。内固定方式,早期以DHS为代表的钉板内固定系统,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但手术创伤较大。基于高龄患者体质特点,手术耐受能力较差,近年临床首选微创的内固定手术方式,以PFN为代表的髓内固定系统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肯定[4]。但要在股骨颈适当位置平行插入6.5 mm及11 mm直径螺钉各1枚,尤其是瘦小体型患者,对术者要求较高。PFNA是在PFN基础上发展的新型理想稳定的内固定方式[5],近端以1枚击入式螺旋刀片代替上述2枚螺钉,对股骨颈骨质破坏少,把持力相应提高;减少防旋螺钉,使手术操作更容易,需时更少。本组高龄患者一般不需取出内固定,未安装尾帽,对术后康复未见不良影响,进一步缩短了手术时间。选用具有活血消肿中药内服,对于高龄患者具有预防血栓形成及消肿退热作用。 术后针对性的指导和积极的康复训练值得重视,鼓励尽量主动练习,对体弱患者,被动练习不可缺。文献报道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6],对不稳定性骨折,我们采取早活动、晚负重的方法,既可以预防和减少高龄患者卧床的并发症,又可防止在骨折愈合之前内固定对股骨头可能的切割。 虽然大、小转子碎裂骨块不必追求解剖复位,但分离的骨端也不能借助螺旋刀片来加压复位,所以术前应尽量复位骨折端。 对于高龄患者,单纯依据功能评分来评价手术优劣是不尽合理的。传统评分标准侧重肢体的功能,而高龄患者骨折手术治疗的价值,在于让患者尽早恢复到伤前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避免诸多不良的并发症。近年来,有部分伤前生活自理能力有限,甚至卧床患者,在本院接受此类手术,其目的是减少骨折疼痛,便于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到伤前状态,但显然未达到正常人水平,按照传统评分标准,得分较低。如本高龄病例组,由于高龄患者本身肢体活动不便,14 例评分为良,但如果以患者对侧肢体功能为参照,可以评价为优;9 例因伤前较多卧床,需扶拐行走,评分为差,但随访结果骨折愈合,未因骨折或手术出现相关并发症,恢复到伤前的生活水平,也达到手术预期疗效。【参考文献】[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08.[2]Sanders R,Regazzoni P,Routt M L Jr.The treatment of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 using the dynamic condylar screw,Presented at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Annual Meeting[C].Atlanta:[s.n.],1988.[3]施俊武,吴祝期,陈国华,等.膨胀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3):69.[4]吴雪晖,王序全,谢肇,等.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7):617619.[5]俞光荣,王树青,饶志涛,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转子间骨折33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2):8386.[6]Lenich A,Mayr E,Ruter A,et al.First results with the trochanteric fixation nail(TFN):a report on 120 case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6,126(8):70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