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27例
发表时间:2011-08-12 浏览次数:362次
作者:陈志伟,孙,祥,唐中焰 作者单位:彭泽县人民医院 江西彭泽 332700
【关键词】 高血压,颅内出血,微创性手术,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7例,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5岁。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基底节区21例,破入脑室3例,其中30~40mL 4例,40~60mL 13例,60mL以上4例;丘脑出血3例,出血量20~30mL,均破入脑室;小脑出血1例,出血量15mL,未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均侧脑室、三、四脑室及中脑水管铸形。
1.2 临床表现 均急性发病,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脑疝形成4例。
1.3 手术时间 发病6h内手术12例,6~24h 13例,24~60h 2例。
1.4 手术方法 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根据头颅CT提示的血肿位置、形态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行简易的三维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为靶点,避开外侧裂及重要功能区,局麻下在床边钻颅,刺破硬脑膜后插入塑料针芯,缓慢进针至血肿边缘(根据CT片测量数距),连接侧管边抽吸边旋转穿刺针侧孔的方向,同时缓慢深入,继续进针到血肿中心,开始抽出暗红色血液,到达血肿中心后往往不能抽出液态血, 时通过交替抽取和推注生理盐水,在血肿中心蚀出一 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和注射器的针形血肿粉碎器。每次推注3~5mL生理盐水冲碎血肿,按从套管侧管流出的血肿冲洗液与注入的生理盐水量基本平衡的原则,不能自行流出时,用注射器缓慢低压抽吸,等量置换或出略多于入,待排出液变清亮后接引流管开放引流,观察4~6h病情平稳后向血肿腔内注入2mL 0.9%生理盐水+尿激酶2万~4万单位,夹管4h开放。本组中行侧脑室引流8例,选侧脑室前角进针均获成功。其中2例为原发脑室出血,3例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3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
2 结果
2.1 血肿清除情况 根据出血量与术前、术后对比血肿缩小情况,完全清除率为42%,大部分清除率为58%。
2.2 疗效
2.2.1 治愈 意识清楚,瘫痪肢体的肌力恢复到Ⅳ~Ⅴ级,能独立步行,生活能自理为16例,占59.2%; 好转:意识清楚,瘫痪肌力恢复到Ⅰ~Ⅲ级为6例,占22.2%;死亡5例,占18.5%。
2.2.2 远期疗效 治愈17例,占62.9%;好转5例,占18.5%。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明[1],高血压脑出血>20~30min形成血肿且出血已经停止,6~7h开始血肿周围脑组织学改变,即使较小的血肿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亦较重,6~12h后周围组织出现海绵状变性、坏死、出血等继发损害。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严重,致死、致残率越高。所以能在脑出血6~60h内,尤其是在6~24h内较早手术清除血肿,迅速解除脑组织压迫,使继发脑水肿、脑缺氧减轻,从而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本组早期较晚期手术效果显著,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
3.2 手术适应证选择的主要因素[1] ①挽救生命,对血肿量大威胁生命,须尽快清除。②挽救神经功能,如位于重要功能区血肿,出血量虽然<30mL,但功能障碍严重,为本方法的重要指征。单从出血量考虑,脑叶出血≥30mL,基底节区出血≥30mL,丘脑出血>10mL,小脑出血10mL,脑室内出血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者亦为本手术的适应证,脑干功能衰竭为相对禁忌证。
3.3 侧脑室引流在脑出血、脑室出血的应用[2] 侧脑室外引流主要针对脑室积血及脑室梗阻造成的高颅压,额角穿刺命中率高,不损伤重要功能区,引流通畅,简便、高效。
【参考文献】
[1]贾保祥,孔仁泉.穿刺射流及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初步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杂志,1996,22(4)∶223
[2] 王岗凌.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3,32(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