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23例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09-09-07 浏览次数:638次
作者:许志宏 作者单位:062450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掌骨;指骨;微型钢板
掌指骨骨折是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过去对于闭合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开放复位多采用克氏针、钢丝内固定。但这些方法都不足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和手指功能的恢复,易产生诸如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本文2000年4月至2006年6月对23例28例次掌骨、指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28例次中,男16例,女7例。掌骨骨折12例次,其中骨干部6例次,干骺部4例次,关节内2例次。指骨骨折16例次,均为近、中节指骨,其中骨干部7例次,干骺部5例次,关节内4例次。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6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在臂丛麻醉及气囊止血带下进行。闭合性骨折选用背侧方入路,开放性骨折则根据伤口情况向背侧方适当延长,术中尽可能保护伸肌腱、腱周组织及支持带装置,除干骺部或关节内骨折需部分切开关节囊,尽可能不损伤关节囊。掌骨干骨折选用20 mm 4~6孔直微型钢板固定,干骺部及关节内骨折选用20 mm“T”或“L”型微型钢板固定。指骨骨折相对应使用15 mm微型直钢板及“T”或“L”型钢板,长斜形或螺旋型骨折固定时应至少有1枚镙钉横穿过骨折线,小碎骨片予复位后丝线捆扎。掌骨部钢板置于背侧,指骨部钢板置于侧方。合并有肌腱、神经损伤者一期予以修复。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不予外固定,进行主动、被动伸屈指练习,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若合并有手指肌腱断裂,则按肌腱损伤修复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和速度进行。术后5~7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其中4例同时行伸肌腱粘连及关节囊挛缩松解术。
2 结果
本组经5~15个月随访,根据中国手部功能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2],优16例,良4例次,可3例,优良率86.9%。出现并发症4例次,指骨、掌骨各2例次,开放性骨折3例,出现关节僵硬及伸肌腱粘连,经松解术后功能有所改善。未出现骨不连或畸形愈合情况。
3 讨论
3.1 临床上治疗掌指骨骨折方法较多,内固定多倾向于微型掌指骨钢板内固定,另外还有钢丝、克氏针、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棒、微型空心螺钉多种内固定材料[3]。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目的是尽可能恢复和保留手的功能,因此治疗应达到: (1)骨折尽可能解剖复位,特别是关节内骨折。(2)无创操作,尽可能减少对神经、肌腱及血供的影响。(3)牢固固定。(4)早期功能练习。交叉克氏针固定是治疗掌、指骨骨折常用的方法,但它属于相对稳定固定,往往需要外固定保护,无法早期功能练习,而且对于粉碎型、螺旋型、长斜型骨折固定效果欠佳。微型钢板内固定不仅固定可靠,而且能有效防止成角旋转,而且钢板置于背侧、背外侧一般不影响肌腱活动,且早期功能锻炼益于手指功能恢复,显示微型钢板螺钉有明显优势[4]。
3.2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优越性 占用空间小,对周围组织特别是对肌腱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操作简便,既可做到较好骨折复位,可靠固定及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又无外固定架等所带来生活上的不方便。
3.3 微型钢板固定的适应证 骨干粉碎性骨折或有骨缺损;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移位明显;多根掌指骨骨折;长斜型、螺旋型骨折;伴有软组织缺损,须先稳定骨骼再行皮瓣转移。
3.4 手术注意事项 (1)手术入路选择掌指骨背侧正中,避开神经、血管及指伸肌腱,钢板置于掌指骨背侧方,关闭伤口时钢板与肌腱间尽量以筋膜隔开,防止术后肌腱粘连;(2)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钢板类型,对骨干骨折一般选择4~5孔直钢板,对于骺端或粉碎性骨折可选择“L”或“T”形钢板,并根据解剖形状进行适当调整,使钢板与骨面紧贴;(3)术中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剥离,以保证骨折端血运。注意保留关节部位有骨膜相连的骨折碎块;(4)对于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污染严重、毁损明显或大面积缺损的病例,必须保证清创彻底方可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否则可能导致手术失败。(5)掌握好术后功能训练的时间。对单纯骨折患者,术后1周内疼痛减轻即可开始关节活动锻炼;对伴有神经或肌腱损伤,术中已行修复的情况,可在石膏或铝板外固定保护下进行早期的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待术后3周去除外固定后可逐渐加大活动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朱付平,熊光仲,孙之镐,等.AO微型钢板配合有限钢丝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46247.
2 王澍寰主编.手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7271.
3 谢乐屏,沈谷丰,饶根云,等.微型空心螺钉治疗斜形指骨掌骨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293.
4 杨国敬,张雷,张力成,等.AO微型钢板与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