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Barton 骨折临床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09-05-25 浏览次数:1032次
作者:何林盛,叶建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宁县医院外科,福建 建宁 354500 【关键词】 Barton 骨折
Barton骨折为桡骨下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同时有桡腕关节脱位,分掌侧型与背侧型。以前认为Barton 骨折临床上较少见,现在随着交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多见,Barton骨折患者明显增多,且年龄较轻,对腕关节功能恢复要求高。我院自1993年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58 例Barton骨折,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 例,男41 例,女17 例;年龄15~52 岁,平均28.7 岁。交通事故伤29 例,高处坠落伤16 例,滑倒跌伤10 例,爆炸伤和砸伤3 例。右侧42 例,左侧16 例。闭合性骨折51 例,开放性骨折7 例。掌侧型18 例,背侧型40 例。波及关节面大于1/3的18 例,波及关节面小于1/3的40 例。伴多处骨折11 例,伴复合伤4 例,伴内科疾病7 例。
1.2 非手术方法 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33 例。具体方法,a)掌侧型:前臂旋后位牵引,按压骨片向远背侧,同时掌屈腕关节使骨折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于掌屈位;b)背侧型:前臂旋前位牵引,按压骨片向掌侧,同时背伸腕关节予复位,外固定于腕关节背伸位。本组中有5 例误诊为Colles骨折,1 例误诊为Smith骨折。根据骨折稳定程度及愈合情况决定固定时间,腕关节功能锻炼时间在伤后4~6周左右拍X线片后决定。
1.3 25 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螺丝钉或克氏针固定15 例,“T”型钢板固定10 例。具体方法:臂丛麻醉成功后,上气囊止血带,根据骨折类型选择背侧或掌侧切口,暴露骨折处,取出关节内的游离骨碎片或软骨片,较大的骨片尽量保留,解剖整复骨折,如骨质塌陷,可取髂骨植骨。背侧型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少用钢板,以免磨损伸肌腱。如不稳定可以上“T”型钢板,必要时切除部分Lister结节,掌侧型可选“T”型钢板固定,术后短臂石膏固定2~4周,在不影响骨折位置的前提下,尽早练习手及腕部活动。
2 结 果
腕关节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评定,手术组25 例,优22 例,良2 例,可1 例,优良率96%;非手术组33 例,优4 例,良8 例,可10 例,差11 例,优良率36%。
3 讨 论
3.1 桡骨下端解剖形态 桡骨下段逐渐增大成桡骨远端,掌侧光滑有旋前方肌附着,正中神经走行腕管内,背侧有Lister结节和三条肌腱沟,有伸肌腱通过。正常桡骨远端有关节面,有掌倾10°~15°和尺偏20°~25°,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长1~1.5 cm。桡骨远端骨折容易伴发损伤脱位。
3.2 Barton骨折的发病机理 背侧型发生于手掌着地,腕关节过度背伸,前臂旋前,外力通过头、月骨作用于桡骨远端关节面造成背侧缘楔形骨折块,并伴腕关节脱位,过伸度数越大,骨折块越小;相反,手背着地,腕过屈,前臂旋后时,可造成掌侧型骨折。
3.3 有关Barton骨折治疗文献复习 20世纪60年代以前,Barton骨折最常用手法复位是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但骨折移位十分常见。尤其是掌侧型,因桡骨远端有掌倾角的存在,易使腕骨向前滑动,而骨折几乎与桡骨干平行,当通过腕部的肌肉的收缩,则腕骨伴骨折易向近侧移位,且腕前有腕管存在,外固定力很难作用于骨折块上,故复位容易。但固定难,故Barton骨折手法复位后很难维持复位后位置,常遗留有畸形,且腕关节肿胀时间长,腕关节功能恢复差,晚期后遗症较多。20世纪60年代以后,较多国外学者尝试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多数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以AO学派为主流。
3.4 治疗体会 本组58 例,25 例手术,33 例采用非手术方法,手术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Barton骨折是属于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有效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可先试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外固定困难者,尽快切开解剖复位,选择适当的内固定,为术后尽早开始腕关节功能锻炼创造条件。避免复位不良导致畸形,固定时间长出现腕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