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610次
作者:宋爱菊,陈凡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一医院(宋爱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陈凡)
【关键词】 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减低及长期高血糖导致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尿糖的增加是泌尿系统感染重要的诱因,可发生于所有人群。笔者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和统计,了解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力求发现所在病区细菌耐药规律,为制定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者757例次。
1.2 判定标准
1.2.1 纳入标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内分泌科所有糖尿病住院患者入院首次尿常规检测白细胞异常者。
1.2.2 排除标准:患者入院首次尿沉渣定量分析报告结果为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患者无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1.2.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出院前最后1次尿沉渣定量分析报告结果,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三种。
1.3 研究方法
采集患者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及尿常规、尿沉渣定量分析报告、尿培养及药敏报告结果,并记录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方案变化情况及治疗时间、疗效等。
1.4 数据分析
将采集的所有数据利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病例757例,其中男159例,女598例;年龄25~87例,平均年龄(61±13)岁。757例中有61例未使用抗菌药物,696例经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中好转279例,治愈414例,无效3例,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8.5 d。757例中尿培养无细菌生长的为480例,监测出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的有277例,其中有12例为混合感染。
2.2 病原菌分布:共检测出病原菌277例,其中有12例为混合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表1 T2DM合并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
2.3 细菌耐药情况:细菌耐药情况见表2、3。表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4。表3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表4 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
2.4.1 未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本研究共收集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病例757例,其中,61例未使用抗菌药物,其依据为:患者入院首次尿常规白细胞微量或白细胞为(+),无尿急、尿频、尿疼、血尿症状,尿沉渣定量分析报告结果为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尿培养结果为无细菌生长。
2.4.2 经验用药情况:经验用药的前十位为左氧氟沙星(40.4%)、氨曲南(13.3%)、头孢替唑钠(9.0%)、美洛西林钠(7.0%)、环丙沙星(7.0%)、哌拉西林/舒巴坦(5.5%)、头孢克洛(5.5%)、依替米星(4.0%)、头孢西丁(2.9%)、头孢哌酮(2.9%),然后根据药敏结果更换药品,其中换药率为17.7%。
3 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糖尿病患者,由于尿糖的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更高,且女性感染占大多数,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结构有关,细菌耐药性在不同时间、地区、人群、医院和科室都会存在差异,因此关注某些特定地区细菌的耐药动态,经验性治疗时如何选用最适宜的抗生素越来越得到重视[1,2]。从此次检出的病原菌来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仍以大肠埃希菌占首位的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这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相符[3-5]。根据药敏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肠埃希菌敏感的品种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甙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耳毒性,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大多以老年患者居多,因此不能作为一线药应用。呋喃妥因由于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的氧化还原酶系统影响DNA合成,细菌对之不易产生耐药性,但口服吸收差,血药浓度低,且药物的组织渗透性差,因此临床不宜推广[6]。氟喹诺酮类和第二代头孢菌素明显耐药,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普遍,使用量大,造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日益增多有关[7]。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常见的病原菌,本组资料显示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2.5%,对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第三、四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作为有细菌学依据指导下的治疗。
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是常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对表皮葡萄球菌敏感的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从本资料中显示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对粪肠球菌高度耐药的有头孢唑啉、替卡西林/棒酸、红霉素及利福平。无乳链球菌则对红霉素、氯林克霉素、氧氟沙星产生高度耐药性。造成上述如此高的耐药性其主要原因可能与临床上广泛使用、滥用抗生素有关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被筛选出来并广泛传播。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和巨噬细胞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当细菌、病毒等侵害机体时其反应能力减弱,极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使血糖接近或维持正常是防治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基本措施。因此密切关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细菌的耐药性,如何根据目前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现状,控制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发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引起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Hsueh PR,Liu YC,Yang D,et al.Multicenter surveilla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major bacterial pathoge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2000 in Taiwan.Micro Drug Resist,2001,7:373-382.
2 Singh NP,Goyal R,Manchanda V,et al.Changing trends in bacteriology of burns in the burns unit.Burns,2003,29:129-132.
3 杜广辉,申正义,王洪波,等.武汉地区泌尿系统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176-179.
4 唐孝亮,雷兰芳,刘筱理.泌尿生殖系统五种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9-140.
5 卜一珊,韩晓文,徐艳贵.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46-2349.
6 彭瑞琴,王培霞.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51-352.
7 孔庆莲,于秀娟,姚苹.光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氏菌属超β内酰胺酶测定及耐药性.江西医学检验,1999,1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