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5 浏览次数:425次
作者:高玛丽,孙朝阳,吴宏京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1. 校医院;2. 材料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尿路结石的成分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帮助。方法 对458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尿路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1∶1,20-50岁为高发年龄,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10.5∶1。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占多数,为325例(71%),其中以草酸钙,磷酸钙与尿酸的混合结石为主。对比混合性结石及单纯性结石发现,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基本一致。结论 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尿路结石,成分分析,防治
尿路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了解本地区尿路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将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458 例西安地区大学教职工的尿石标本进行了成分分析,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经自排、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手术等方法收集尿路结石标本458例,患者均来自西安市或周边区、县。
1.2 方法 采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科技开发中心提供的标准结石定性成分分析试剂盒进行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胱氨酸、碳酸盐、铵、钙、镁等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分析,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结果判定标准:①尿酸:加尿酸试剂Ⅰ、Ⅱ各2滴,呈蓝色为阳性。②磷酸盐:加磷酸试剂3滴,渐生黄色沉淀附于凹孔壁上为阳性。③铵盐:加铵试剂2滴,橘黄色沉淀为阳性。④胱氨酸:加试剂Ⅰ约2mL,再加试剂Ⅱ、Ⅲ各2滴,渐生蓝色为阳性。⑤碳酸盐:将结石粉末放置于小试管内,沿壁加入3mol/L盐酸约0.5mL,有气泡为阳性。⑥草酸盐:仍用上一试管,加入少许草酸试剂粉末,有气泡为阳性。⑦钙:将结石粉末放置于小试管内,加3mol/L盐酸0.5mL,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等量20%氢氧化钠,白色沉淀示有钙或镁。⑧镁:将上述试管溶液混匀,加镁试剂2滴,液面间有蓝色环为阳性。
2 结 果
2.1 临床分析 尿路结石患者中男性311例,女性147例,男、女比为2.1∶1;年龄11-79岁,平均47.6岁,其中86.5%为20-50岁;城市患者239例,农村患者219例,城市、农村患者比为1.1∶1;上尿路结石418例(91.3%),下尿路结石40例(8.7%),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10.5∶1。
2.2 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分析 西安地区尿路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占多数,共325例,占71.0%,其中草酸钙,磷酸钙与尿酸混合结石312例,占68.1%,绝大多数结石含有草酸钙。含草酸钙结石中92.0%为上尿路结石,原发性下尿路结石少见。单纯成分结石133例,其中纯草酸盐结石57例,占12.5%,碳酸钙结石33例,占7.2%,胱氨酸结石仅检出1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45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结果
3 讨 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患病率约为1%[1]。同时,据有关资料统计,尿路结石治疗后的复发率为10%-20%。因此,尿路结石防治已成为泌尿外科临床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
对西安地区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分析发现,本地区尿路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为主,其中主要是草酸钙,磷酸钙与尿酸结合所形成的混合结石。同时,在混合性结石中,草酸钙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成分。在单纯成分结石中,纯草酸盐结石比例最高,其次为碳酸钙,胱氨酸结石所占比例最小。对比混合性结石及单纯性结石发现,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基本一致。
目前认为,在尿石形成过程中,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的存在是3个主要因素,草酸盐在结石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尿石发生除了与代谢紊乱、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外,亦与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加、喝茶、偏爱甜食及喜欢饮酒等有很大关系[34]。现已证实,饮食中动物蛋白与含钙结石的形成有关,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结石发病率,肾结石的发生与动物蛋白摄取过多、精制糖摄入过多和饮食纤维素过少有关[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 随着群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服用各种钙剂的人群不断增加, 人为地增加了血钙浓度, 破坏了血液中各种离子电荷的平衡, 为尿石的形成提供了理化基础。
本组结果显示尿酸及尿酸盐在结石成分中所占比例较高,这与国内近年研究相一致[6]。我们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尿酸结石患病率仍将会呈上升趋势,这主要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因此,对于尿酸结石患者,建议采用碱性饮食,避免过多食用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家禽肉类、甲壳动物、扁豆、鱼、红茶、可可、咖啡等,少吃海鲜如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以减少结石复发的风险。
对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尿路结石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1。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两性间饮食结构不同,男性饮酒、高蛋白饮食摄入较女性多有关;其次,尿路结石高发年龄在20-50岁之间,占86.5%,城市和农村患病率大致相同,上尿路结石患病率显著高于下尿路结石。这些均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78]。
为了预防结石的形成及复发,我们建议:①有针对性的对本地区尿路结石进行研究,如结石成分分析,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结石复发率提供依据;②加强一般人群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倡导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限制高钙、高草酸食物的摄入,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和高动物脂肪饮食;③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定期进行B超或X线检查;④用饮食不能控制的代谢异常往往需要辅以药物,主要包括降低结石盐或酸饱和度的药物,增加尿抑制活性的药物以及干扰促进因素的药物,提高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岩锋, 吴晓宇. 泌尿系结石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特点 [J]. 中国社区医师, 2005, 114(7):45.
[2]李杰,王克孝.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及进展 [J]. 中国煤炭医学工业杂志, 2003, 6(4):291293.
[3]刘国栋,刘晓. 泌尿系结石的饮食治疗 [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9, 14(7):277.
[4]傅广波,宋旭,杨淮民,等. 305例尿石成份分析及预防对策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5, 10(3):136138.
[5]Leusmann DB. A classification of urinary calculi with respect to their composition and micromorphology [J]. Scand J Urol, 1991, 25(2):141.
[6]蒋雷鸣,康彩艳,曾宪华,等. 348例尿石成分分析 [J]. 广西医学, 2006, 28(7):984987.
[7]米华,邓耀良. 中国尿结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3, 24(10):715716.
[8]何家扬,张燕宾,马凤宁. 尿石症住院患者1100例分析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5, 10(3):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