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22 浏览次数:671次
作者:孙丽波,李淑霞 作者单位:西北轴承厂职工医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摘要】 目的 调查前列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252例标本中分离出52株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20.6%,各种菌株对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CNS为导致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前列腺炎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关键词】 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病原菌;药敏试验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中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对有效控制前列腺炎感染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52例前列腺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标本均来自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并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每高倍视野10个以上,培养有菌生长。
1.2 标本采集:采用Mear-Stamey分段法,用1.0g/L新洁尔灭消毒龟头和尿道口无菌盐水棉球拭净,留初尿(10ml)、中段尿(10ml),然后按摩前列腺留取前列腺液,再排尿(10ml)。分别留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标本分别标为VB1、VB2、前列腺液和VB3。
1.3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别将VB1、VB2、前列腺液和VB3定量接种于血平板上,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2]进行操作。做细菌培养加计数,前列腺液和VB3的细菌计数高于VB1和VB2为阳性结果,否则为阴性结果,阳性结果的分离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用K-B法)。每周用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质控。
2 结果
2.1 菌种分布:252例前列腺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52例,阳性率20.6%,52株病原菌种类分布,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6株,占69.23%,为主要病原菌。此外,大肠埃希菌6株,占11.54%;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各2株,占3.84%;淋病奈瑟氏菌3株占5.77%;产气肠杆菌2株占3.85%;杜氏嗜血杆菌1株占1.92%,见表1。
表1 52株前列腺液病原菌分布(略)
2.2 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本病例组显示,主要病原菌对常用15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敏感率,其中对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2.59%、88.57%;对喹诺酮类中的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55.18%、51.42%、50.0%;而对头孢类的敏感率仅为26.47%;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敏感率为零,见表2。
表2 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略)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细菌感染是前列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前列腺液病原菌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显示CNS占前列腺病原菌的69.23%,与张杰[2]等报道相似。大量文献报道,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其中CNS比例显著增高[3、4]。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传统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唯一病原菌,而CNS是皮肤黏膜正常菌群之一。由于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内环境改变而引起CNS的逆行感染[5],由此引起感染性疾病日益增高,这提示我们应高度重视前列腺液中CNS的分离鉴定。应当指出CNS是尿道口正常菌群之一,采集前列腺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免标本被污染。
本组药敏结果表明,CNS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如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达100%,对头孢菌类及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达70%左右。对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中的诺氟沙星其耐药率达50%以上,与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和不合理使用有关。本组病例也显示该菌对莫西沙星有很好的敏感性且毒性较小,可作为治疗CNS所导致的慢性前列腺炎的首选用药。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M].第2版.东南大学出版社,1977.447-513.
[2] 张杰,杨吉伟,李从英,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验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的意义[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5):337-339.
[3] 胡子明,白文俊.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色度学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29-31.
[4] 田传华,于西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4):227-228.
[5] 农生洲,覃桂芬.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液中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5):78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