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鞘膜部分切除连续锁边缝合后鞘膜原位放置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发表时间:2010-06-03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高永学,胡三霞,包锦科,后晓勤,龙慧霞 作者单位:748414 甘肃岷县,岷县维新乡卫生院骨外科
【摘要】 目的 评价采用鞘膜部分切除连续锁边缝合后鞘膜原位放置术治疗鞘膜积液28例的效果。方法 碘伏消毒阴囊皮肤于阴囊前无血管区切开阴囊逐层,达鞘膜壁层。沿壁层表面分离,将其挤出切口。连续分离精索部,并游离一小段精索。切开鞘膜前壁,放出积液,仔细探查睾丸、附睾、精索。距睾丸1.5~2cm处切除多余的鞘膜壁层。连续锁边缝合鞘膜止血,将残留的鞘膜壁层原位放置,不翻转在睾丸后方缝合。结果 6~7天切口拆线,均无切口感染发生,出院后28例中23例得到回访,回访病例中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该手术方法并发症少,治疗彻底,远期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睾丸鞘膜积液;鞘膜部分切除;连续锁边缝合;鞘膜原位放置术
睾丸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此病诊断不难,用手电做透光线试验可呈阳性,超声显示阴囊或精索处为无回声影像或液态回声即可诊断。患者睾丸外层的鞘膜内积有过多的渗出液,可有胀坠痛感。鞘膜积液患者应积极就医治疗,未婚患者最好手术后再结婚,否则若鞘膜积液增大可影响性生活的进行,而且长期不予治疗,鞘膜积液可压迫睾丸,影响生精功能,再者积液的包裹使睾丸不能很好地正常散热,最终可能会影响生育功能,也会造成患者本人及其配偶的精神负担,以致影响性生活。鞘膜积液多数皆用手术治疗,有两种传统手术,一鞘膜完全切除术,二鞘膜翻转术。手术方法较简单,在基层医院开展得较多, 但手术后并发症较多。笔者采用鞘膜部分切除连续锁边缝合后鞘膜原位放置术治疗鞘膜积液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9月-2010年1月笔者在本院完成28例睾丸鞘膜积液手术病例,年龄4~66岁,平均27岁,以13~22岁未婚者最多,50~66岁次之。病程2个月~5年,平均23个月。
1.2 治疗方法 术前五项常规化验检查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白细胞正常范围排除全身感染灶后行手术治疗,碘伏消毒阴囊皮肤于阴囊前无血管区切开阴囊逐层,达鞘膜壁层。沿壁层表面分离,将其挤出切口。连续分离精索部,并游离一小段精索。切开鞘膜前壁,放出积液,仔细探查睾丸、附睾、精索。距睾丸1.5~2cm处切除多余的鞘膜壁层。连续锁边缝合鞘膜止血,将残留的鞘膜壁层原位放置,不翻转在睾丸后方缝合。睾丸下方及侧方各缝一针,固定于后方的筋膜上,以防扭转。将睾丸送入阴囊。阴囊底部另戳孔置橡皮片引流。
2 结果
24h后拔除引流皮片,6~7天切口拆线均无切口感染发生,出院后28例中23例得到回访,最短回访时间为术后5个月,最长为术后8年,最多回访5次,最少1次,回访病例中无远期并发症,未婚前手术者术后婚姻生活正常。
3 讨论
本病两种传统手术,一鞘膜完全切除术,二鞘膜翻转术。相关文献表明的并发症为:(1)由于阴囊皮肤表面全是皱褶,给术前消毒和术后护理造成很大难度,再加之此处清洁环境较差,极易发生创面污染。两种手术的感染率均在5%~10%以上。(2)在鞘膜翻转手术中,若感染发生在鞘膜之内层,术后很难处理;常会出现多次切开排脓,造成严重感染者,创面数月难以愈合。鞘膜翻转术还有两个并发症:其一是术后精索内血管受翻转鞘膜切口处的压迫引起睾丸明显萎缩,约占6%;其二是术后睾丸体积大,由于肥厚鞘膜未被切除,而被包裹在精索周围,人为地造成精索过度胖大,甚至血流障碍,阴囊长期肿大或坠痛。(3)鞘膜完全切除术中,由于此处血管极其丰富,术中不易逐一结扎,术后发生血肿者约为15%左右。
笔者采用鞘膜部分切除连续锁边缝合后鞘膜原位放置术的优点为:(1)用碘伏消毒阴囊皮肤比新洁尔灭更安全有效,采用鞘膜部分切除连续锁边缝合后原位放置术是鞘膜完全切除术与鞘膜翻转术的有效结合。(2)因为不翻转鞘膜使术后精索内血管不受翻转鞘膜切口处的压迫引起睾丸明显萎缩,这解决了睾丸萎缩的并发症。(3)是术后睾丸鞘膜被部分切除,未翻转缝合就不会包裹在精索周围,人为地造成精索过度胖大,甚至血流障碍,阴囊长期肿大或坠痛的不适。(4)鞘膜部分切除连续锁边缝合,解决了由于此处血管极其丰富,术中不易逐一结扎,术后发生血肿的并发症。经过临床实践证明,该手术方法并发症少,治疗彻底,远期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