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农村老年人尿失禁患病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5-04 浏览次数:468次
作者:石婧 刘雪荣 夏丛旺 刘东富 乌正赉 于普林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30)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尿失禁(UI)患病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蓟县所辖的两个乡(镇)卫生院≥60岁的743名老年人,按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UI患病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天津蓟县农村老年人UI患病率33.38%,随年龄增长UI患病率呈升高趋势(χ2for trend=2.19,P=0.02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43.15% vs.22.75%,χ2=34.70,P<0.000 1)。UI患病持续年限的中位数为5年,患病<5年者最多,占46.77%。167名老年女性患者中,155人(92.81%)初次出现症状是在绝经后。248名老年UI患者中,29.84%(74名)认为对从事家务劳动有影响,24.60%(61名)认为对参加户外活动有影响,45.16%(112名)需经常更换内裤,6.05%(15名)因UI故意减少饮水量,8.88%(22名)不愿去没有公共卫生间的场所。因UI而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和难堪的患者分别占23.39%(58/248)、18.55%(46/248)和31.05%(77/248)。结论 天津蓟县农村老年人UI患病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心理健康均有影响,应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尿失禁;老年人;患病率;生活质量
尿失禁(UI)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古力米热等〔2〕对新疆地区18~80岁维吾尔族人群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UI患病率为38.9%;李江婷等〔3〕对广州市海珠区15周岁以上的女性人群的抽样调查显示UI患病率为57.5%;陈忠等〔4〕对武汉市某社区426名18岁以上居民UI患病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56岁以上人群UI患病率为41.51%;但多数研究均是针对成年人的调查,缺乏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调查。为了解农村老年人UI患病情况及UI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对天津蓟县农村≥60岁743名老年人的UI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7月18日至11月8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天津市蓟县29所乡镇卫生院中抽取洇溜卫生院和大堼上卫生院所管辖的5个村庄≥60岁老年人746名作为调查对象,获有效问卷743份,总有效率为99.6%,被调查老年人年龄60~93岁,平均(70.34±7.54)岁。排除标准:调查期间不在家居住的老年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参考《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并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制定。根据国际控制尿失禁协会制定的标准,定义UI为尿液不自主流出、伴或不伴有任何原因〔5〕。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UI患病情况如UI患病年限、初始发病时间、频率、漏尿量及UI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及情绪的影响。
1.2.2 调查方法 在天津蓟县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配合下,聘请当地村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15名作为调查员。在进行现场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后参加正式调查。同时,在正式调查前,按方便抽样原则,用2 d时间在当地对20名老年人进行预调查,并在5 d后再对原被调查的20名老年人进行1次重复调查,考察问卷的重测信度,kappa值为0.83,并根据预调查对调查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正式调查则按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征得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后,进入被调查的老年人家中,按调查问卷内容,以面对面方式逐一询问。
1.2.3 质量控制 调查设计(包括调查方案及问卷的设计)均经专家论证;调查员均为当地村庄卫生服务站的医务工作者,不但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强,而且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及患病情况都十分了解,有助于调查的开展;调查工作开始前,对调查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并对当地20名老年人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调查问卷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与补充;调查过程由主要研究者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对每份调查表逐项检查复核;资料由专人进行双录入,并进行严格的逻辑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后,使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并纠错。利用SAS9.1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包括率、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率的比较采用χ2及趋势χ2检验。
2 结 果
2.1 老年人UI患病率 本次调查的743名老年人中,共有248人患有UI,总患病率为33.38%。男性356人,患病率为22.75%(81/356),女性387人,患病率为43.15%(167/387),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χ2=34.70,P<0.0001)。按年龄分组后,60~、65~、70~、75~、80~、85~95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28.64%、32.12%、34.08%、35.45%、47.76%、30.00%,不同年龄组老年人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96,P=0.111),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for trend=2.19,P=0.029)。
2.2 老年人UI患病年限 248名老年UI患者中,调查时患病持续年限的中位数为5年(范围3个月~50年),患病5年以下者最多,占46.77%,患病5~10年者占25.81%,患病11~20年、21~30年、大于30年者分别占17.74%、4.84%、4.84%。说明大部分老年人在调查时患UI时间都不长。
2.3 老年女性UI患者初始发病时间 针对老年女性发病特点,本研究对女性患者的初始发病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67名老年女性患者中,155人(92.81%)初次出现症状是在绝经后,有2人(1.20%)、8人(4.79%)和2人(1.20%)分别在分娩前、围产期和围绝经期首次出现症状。初次发病在绝经后的155人中,57人在绝经后15~25年时发病,占36.77%;55人发生在绝经后5~15年,占35.48%;10人在绝经后5年内发病(6.45%),24人在绝经25~35年间发病(15.48%),9人在绝经35年以上时发病(5.81%)。
2.4 UI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U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均有影响〔6〕。按照调查问卷,将漏尿症状在过去4 w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天数<10 d定义为有轻度影响,10~20 d定义为有中度影响,>20 d或每天如此定义为有重度影响。本次研究调查了UI对老年患者家务劳动、户外劳动、需要经常更换内裤、减少饮水量、避免去没有卫生间的场所等方面的影响,见表1。表1 UI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卫生间的场所226(91.13)14(5.65)0(0.00)8(3.23)
结果显示,248名老年UI患者中,29.84%(74名)认为对他们从事家务劳动有影响,24.60%(61名)认为对他们参加户外活动有影响,45.16%(112名)需经常更换内裤,6.05%(15名)故意减少饮水量,8.88%(22名)不愿去没有公共卫生间的场所。即使需要经常更换内裤、减少饮水量或避免去没有卫生间的场所,仍然有大部分的人认为漏尿对自己生活只是轻度影响。
本研究还调查了漏尿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显示,248名患者中,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和难堪的患者分别占23.39%(58人)、18.55%(46人)和31.05%(77人),表明UI对患者在情绪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患者觉得漏尿和身上有尿味会使自己难堪,这也是困扰患者的另一个问题。
3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UI患病率为33.38%,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75%、43.15%,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国内其他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UI患病率调查结果各不相同:温毅等对石家庄市区388例老年人调查显示UI患病率为22.2%,男性12.7%、女性62.2%;陈园等〔7〕对武汉某社区居民3 342人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UI患病率为41.06%,男性26.25%、女性49.64%;朱兰等〔8〕对北京地区成年女性UI的患病率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UI患病率为59.6%。本次调查的老年人UI患病率高于石家庄市区调查的结果,可能是与农村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关注不够、保健意识不足,妇女以家中自然分娩为主,产后不注意休息等多因素有关。与武汉社区、北京地区的大样本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结果的UI患病率偏低,可能与调查对象的不同有关。
本次调查的UI患病率与国外相比也偏低。根据美国Piper Jaffray研究院1994年9月的报告,全世界约有2 500万人罹患UI,≥60岁人口中约有15%~30%患有UI。英国15 904例≥40岁女性的问卷调查显示,UI患病率34%,≥60岁达69%〔9〕。挪威一项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UI患病率为25%,≥75岁患病率为35%〔10〕。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的对象为≥60岁农村老年人,而美国及西方调查的人群的标准及范围和本文不同;另外,还应考虑到,我国部分农村老年人对于UI羞于启齿,在调查中否认、回避患有UI的事实。国际尿控协会关于UI的诊断标准要求判断漏尿应是客观的和可证实的,有的研究者则采用问卷调查结合体格检查、尿垫试验及尿动力学检查等方法,但在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难以做到这一点〔11〕。本次调查对UI的判断是以被调查者的漏尿主诉为依据,所以调查的患病率可能比实际患病率低。
女性UI大多发生在绝经后,这可能因为老年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性器官退行性变、尿道周围肌肉、筋膜及尿道括约肌松弛所致〔12〕。本研究显示,92.81%的老年女性初次出现UI症状是在绝经后。但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逐渐的,根据郑英对1 130名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分析,绝经1年时阴道涂片雌激素水平低落者仅占25.4%,而绝经2年后占48.2%、绝经3年占59.3%,以后随绝经年限延长,雌激素水平低落比例逐渐增加。有人调查38例女性UI患者,有33例发生在绝经后,有19例发生于绝经10多年后,说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老年女性UI的基本原因。本次调查显示,初次发病在绝经后的155名老年女性中,有90名(58.07%)老年女性UI发生在绝经后15年。UI对患者生理、心理最明显的不良影响是不卫生、与社会隔离、行动不便、消沉压抑、丧失自信、不能胜任家务等〔13〕。Symond〔14〕和Swithinband〔15〕发现24%的女性UI患者不愿外出购物及长途旅行,害怕因找不到厕所而造成尴尬的局面,因而避免参加正常活动。Watson等〔16〕和Symonds〔12〕发现UI患者更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如压抑、孤独、沮丧或情绪低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UI对老年患者家务劳动、户外劳动、需要经常更换内裤、减少饮水量、避免去没有卫生间的场所、情绪等方面均有影响,大部分患者认为UI给他们造成的仅是轻度影响。因此,UI从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它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会加重患者生活的不适。要想消除患者对此病的心理负担,需要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锦新.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及其对策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7;(6):5760.
2 古力米热,夏 昊,杨 勇,等.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尿失禁发生率调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7):4223.
3 李江婷,谢克基,容超贤,等.广州市海珠区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30(3):4851.
4 陈 忠,陈立功,叶章群,等.武汉市某社区尿失禁人群调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5901.
5 Adedokun AO,Wilson MM.Urinary incontinence:historical,global,and epidemiologic perspectives〔J〕.Clin Geriatr Med,2004;20(3):399407.
6 石 婧,于普林,乌正赉.老年人尿失禁的现状及防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10):799802.
7 陈 园,杜广辉,杨为民,等.武汉市社区尿失禁人群发病情况的流行病调查〔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5):2979.
8 朱 兰,郎景和,王 宏,等.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2831.
9 Perry S,Shaw C,Assassa P,et al.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to establish 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symptoms and felt need in the community:the Leicestershire MRC Incontinence Study.Leicestershire MRC Incontinence Study Team〔J〕.J Public Health Med,2000;22(3):42734.
10 Hannestad YS,Rortveit G,Sandvik H,et al.A communitybased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the Norwegian EPINCONT Study.Epidemiology of incontinence in the county of nordtrondelag〔J〕.J Clin Epidemiol,2000;53(11):11507.
11 于普林,石 婧,刘雪荣,等.天津蓟县农村老年人尿失禁的现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8):6969.
12 于普林,石 婧,刘雪荣,等.天津市蓟县农村老年人尿失禁与慢性疾病及女性分娩史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6771.
13 郑 瑾,陈丹丹.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一个健康问题尿失禁〔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3):14852.
14 Symond T.A review of conditionspecific instrument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Eur Urol,2003;43(3):21925.
15 Swithinbank LV,Abrams P.The impac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J〕.World J Urol,1999;17(4):2259.
16 Watson AJ,Currie I,Curran S,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severity of urinary incontinence〔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0;8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