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50例
发表时间:2010-01-20 浏览次数:593次
作者:孙继建,陈春晓,李海营 作者单位:(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新密 452370 )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视下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50例尿道狭窄患者进行直视下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术后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50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3)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二次行尿道内切开后,恢复排尿通畅;无出血、尿道假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视下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关键词】 尿道狭窄;尿道内切开术;冷刀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见于男性。主要原因有外伤、炎性及医源性损伤。尿道狭窄是尿道修复中较棘手的问题,虽然手术方法较多,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仍较高[1]。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直视下冷刀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5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男性,年龄17~55岁,平均(37.6±5.1)岁,狭窄原因:外伤性43例,炎症性2例,前列腺切除术后4例,导尿管性1例。狭窄部位:膜部15例,阴茎部6例,前列腺部10例,球部及膜部19例。狭窄长度0.3~3.0 cm,平均(2.5±0.3) cm。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尿道镜直视下进入尿道,当受阻于狭窄处时,插入F3/F4输尿管导管,通过狭窄处,以此做引导,用冷刀沿尿道轴线多点切开狭窄处,使尿道镜能通过狭窄段,如见狭窄段瘢痕较多,尿道腔有隆起及片状瘢痕组织,则换用电切镜袢状电极,切除瘢痕组织,使尿道腔平滑。如尿道完全闭锁及输尿管导管无法通过狭窄处,则行耻骨上膀胱造瘘,经尿道外口插入尿道内切镜至狭窄处,然后从膀胱造瘘口插入输尿管镜经尿道内口入镜,并插入F4输尿管导管,调整两镜的位置,将输尿管镜镜尖及导管顶向远端作引导,同时远端用冷刀于突出明显处逐点切开,直至输尿管导管能通过狭窄处,然后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放射状切开瘢痕组织,再换袢状电极切除瘢痕组织,使尿道腔宽敞平滑。手术达到如下标准:尿道镜可顺利通过,可顺利插入F22~F24导尿管,术后保留导尿管2~4周 并定期扩张尿道。
1.3 结果
50例患者术后均顺利通过F22~F24导尿管,2~4周拔除导尿管后,均排尿通畅,随访6~36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二次行尿道内切开术后,恢复排尿通畅,无出血、尿道假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由于尿道组织解剖和功能的特殊性,尿道狭窄一直是泌尿外科领域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2]。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开放手术治疗、电汽化、激光治疗及冷刀内切开等,各有一定疗效,但均有其局限性[34]。开放性手术有暴露困难,创伤大,术后引起感染、尿瘘、再狭窄及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缺点。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因其安全、方便、并发症少、不加重二次手术难度及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一直被推荐为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5]。 充分切开狭窄环,尽量切除瘢痕组织,是减少术后再次狭窄的关键。由于尿道狭窄多为环状,且易复发,故应多点放射状切开,采用刺切。前尿道重点切5~7点处,以防损伤阴茎海绵体,后尿道重点切10点~2点处,以防损伤直肠。切的深度要适当,瘢痕组织较硬为白色,且不易出血,瘢痕薄弱处色红,易出血,要浅切。当尿道镜通过狭窄处后,换用电切镜,用袢状电刀,切除瘢痕组织,以出血为彻底切除标志。对邻近尿道外括约肌处的狭窄,不宜切开过深,切除瘢痕亦要适度,避免发生尿失禁。 术后一般留置F22~F24双腔尿管,留管时间2~4周,起到持续扩张尿道作用,预防再狭窄。留置导尿管期间要注意尿道口消毒护理,预防感染,勿使导尿管压迫尿道。拔除导尿管后要定期扩张尿道6~36个月,并逐渐延长扩张间隔时间。另外术前了解尿道狭窄部位及程度、长度情况是必要的,可行排泄性尿道造影及逆行尿道造影检查。
【参考文献】 [1]董登云.尿道狭窄的外科治疗(附19例报告)[J].解剖与临床,2007,12(2):119121.
[2]Steenkamp JW,Heyns F,Kock MLS.Internal urethrotomy versus dilationas treatment formale urethral stricture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mpa rison[J].J Urol,1997,157(1):98101.
[3]王养民,张绍增.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方法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15(6):249250.
[4]孙光,马腾骧.尿道狭窄及闭锁的腔内手术治疗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9):555557.
[5]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