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1-03-23  浏览次数:443次

  作者:刘璟洁,郑华东,关正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各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不同,并对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年龄、TG 及LDL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而两组在吸烟史、糖尿病史、CHO、HDL、Apo-A、Apo-B、Hcy和Fib无显著性差异。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应变量行Logistic分析得回归方程:Y=1.707男性(x1)+0.081年龄(x2)+1.525高血压史(x3)。结论:若是男性、高龄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则颈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的可能性大;其对粥样斑块的影响力由高到低排列如下:性别,高血压病史,年龄。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危险因素

  The Relationship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Risk Factors

  LIU Jing-jie,ZHENG Hua-dong,GUAN Zheng

  (1.The Secon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nci 710004,China;2.Th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nxi 710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ct the relationship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risk factors. Methods 60 cas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parated into groups with/without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by doppler ultrasonics. The history of smoking,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were asked in detail. The level of CHO,TG,LDL,HDL,Apo-A,Apo-B,Hcy and Fib in blood were measured. These risk factors were compared bewteen groups.And analysi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made. Results The age and the level of TG and LD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The cases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in group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ere more. So were the male cases. The equation of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s(Y)=1.707male(x1)+0.081age(x2)+1.525hypertension(x3).Conclusi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ould be promoted by senility,male and hypertension. And in risk factors which could be 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ffecte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most.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Carotid atherosclerosis;Risk factors

  高龄、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均是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尚不是很清楚。而详细了解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了解颈动脉损害提供一个窗口,并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将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源于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共有60例,其中男38例,占63.3%;女22例,占36.7%,男女比为1.7:1。年龄分布于40岁~87岁,平均年龄为(63.55±10.46)岁。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血栓形成以及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心源性脑栓塞。

  1.2 研究方法

  详细询问有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并进行血压、血糖测定。询问有无吸烟史,记录吸烟量。入院24 h内进行血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纤维蛋白原水(Fib)平测定。以上测定均是在空腹8 h以上,并均在清晨采血。应用美国acuson sequoia 521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12 MHz,具体操作方法见文献)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各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不同,并对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分类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各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比较

  男性、高血压病史、年龄、TG及LDL水平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显著高于无斑块组;余危险因素比较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表1 脑梗死患者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某些危险因素的比较(略)注:*P<0.05。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应变量(Y),以男性、年龄、高血压病史、TG和LDL水平为自变量,在α=0.05的水平上逐步回归;TG和LDL水平的P值均>0.05,故被排除;最终得回归方程:Y=1.707男性(x1)+0.081年龄(x2)+1.525高血压史(x3)。因此,若是男性、高龄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则颈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的可能性大;其对粥样斑块的影响力由高向低排列如下:性别,高血压病史,年龄(见表3)。表2 脑梗死患者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某些危险因素的比较(略)注:*P<0.05。表3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王薇等[1]发现在北京地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是血压正常者的1.7倍;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本研究发现,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8.7%)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6.7%),在回归方程中其回归系数为1.525,也说明了高血压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高血压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机制如下:(1)高血压时血管紧张素II常常升高,其是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并能促进平滑肌细胞的生长以及粥样斑块的形成。(2)血管紧张素II也与平滑肌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激活磷脂酶C,增加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及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及平滑肌细胞的肥厚。(3)血管紧张素II增加平滑肌细胞脂质氧化酶的活性,增加炎症及LDL氧化。(4)高血压具有的促炎作用,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及自由基形成。这些物质都可减少内皮NO的形成,增加血液中的细胞向管壁黏附并增加周围血管的阻力。

  研究认为年龄与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强的相关性,年龄决定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增龄有关且被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所加速[3]。本研究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年龄平均值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回归方程显示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正相关。说明随年龄增加,粥样斑块发生率升高,高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但本研究结果显示的粥样斑块发生率高于张汝新[2]的报告,考虑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较正常人群聚集,众多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升高。

  本研究发现,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男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同时,回归方程显示性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最大。说明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考虑这可能与男性吸烟等不良嗜好较多且女性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7]。

  目前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之一。刘伟英等[4]报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CHO以及LDL水平显著上升。王茜等[5] 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组TG水平显著升高,而HDL水平显著降低。杜敏[6]等报道Apo-B升高和ApoA降低或者Apo-B/Apo-A比值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这些都表明了脂质代谢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尤其是高LDL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浆中过多的脂质侵入血管内皮,并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更多的脂质,进一步转化为泡沫细胞,沉积于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升高的血脂也增加了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斑块形成。因而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在本研究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尽管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却未进入回归方程,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1)本研究测量的血脂均为脑梗死发病后入院时的血脂,并不能完全代表发病前病人血脂的平均水平。(2)相当一部分研究对象曾经或正在应用降脂药,对结果产生了影响。

  总之,男性,高龄,高血压,高TG血症,高LDL血症均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在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大。因此,对于危险因素我们应积极治疗,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薇, 赵合庆.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等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3(13):245-247.

  [2]张汝新, 白小涓.健康人颈动脉超声结构和功能随增龄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1):52-54.

  [3]Bonithon-Kopp C,Touboul PJ.Relation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 to ather osclerotic plaques in carotid arteries: the vascular aging study[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6,16:310-316.

  [4]刘伟英, 吴中松.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84-87.

  [5]王茜,张运.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的关系研究—附147例颈动脉超声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10):719-721.

  [6]杜敏. 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187-189.

  [7]王志静,吴敬.脑梗死首发病例年龄,性别分布及病死率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6):281-28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