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外科学》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输液时间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1135次

  我院心血管外科于2011年3月~2013年1月间通过引入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并投入实际护理工作,在减少护士输液时间方面有不错表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采用的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均为1次性带针单通产品,生产厂家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本型号特征为薄管壁类型,单翼针柄,长22.5 mm,针头内经0.7 mm,扁圆形过滤器,直径30 mm,厚7 mm,滤膜孔径5.0 μm。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科心脏术后患者200 例,均有深静脉置管,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各100 例,在深静脉置管处做上明显标记,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种类以及输液液体种类和总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执行静脉输液操作的护士均为我院心血管外科的4名专科护士,其年龄26~35岁,护龄均在5年以上,且具有初级或初级以上职称,对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均非常熟练。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由既定4名护士完成所有护理工作,均需完成100次静脉输液操作,期间包括了同例次的输液准备和800次更换液体瓶的操作等,每名护士均有完成25次输液操作,其中对照组全采用传统的输液器进行输液,而观察组均采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进行输液。首次输液时间记录方法:从将输液器与输液瓶进行连接的时刻开始计时,经过输液器与患者端导管的连接,最后松开输液夹并调节好适当滴速结束计时;液体更换时的计时方法:自护士发现需进行液体更换的时候计时,到完全完成液体更换操作结束计时。 1.2.1 传统输液器输液操作方法:①将输液瓶和输液器进行连接;②将输液瓶悬挂到输液架之上,打开输液夹并对滴壶进行挤压,直到完全排出空气后暂时将输液夹关闭;③消毒导管接头,回抽有无回血,有回血后用10 ml注射器吸满生理盐水后进行先行冲管操作;④将输液器末端的保护帽摘除后与患者端的导管进行连接,最后将输液夹打开并将滴速调节至既定滴速。进行液体更换时,会有新的空气进入到输液器中来,此时应将打开的输液夹移至气泡下方后将其关闭,进而可利用输液夹将气泡挤出输液软管,接着将输液器从旧输液瓶上取下并连接到新的输液瓶之上,同上调节滴速后开始新一轮输液过程。 1.2.2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方法:①将输液器打开的同时将调节器暂时关闭,然后将输液器照常规插进液体软袋;②将输液袋挂好在输液架上之后,需用一只手将莫非氏滴管倒举,同时用另一只手进行针头的固定操作并将调节器打开,待观察到莫非管内的页面上升至1/4或1/3的位置时,应快速地将滴管倒转45°,促使缓慢降低页面,当接近滤器上方的位置,将滴速调慢,通常以 60滴/min为宜,将输液器放置为“一”字形状进行排气,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经由过滤器的时候一定要放慢速度,等到完全排出空气时将调节器关闭,最后将头皮针固定在莫非滴管的小壶加药部位;③以下步骤与1.2.1项中的第④点一致。

2 结果

两组完成1次输液准备和更换1瓶液体所需时间比较:见表1。

3 讨论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具有以下优点:①实现了排气的自动化,进而省去了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手动排气时间,在自动排气的同时,护士可以调节输液滴速,或做其他事情。②在更换液体时,因各种原因在更换液体时易出现滴空现象,空气进入输液管,护士需要排空气泡,如果是少量气泡可以往上挤压,但如果是大量气泡就只能在头皮针衔接处排出气体,增加了输液系统污染的风险,大大延长了护士操作时间,也或多或少的浪费了药液,影响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患矛盾的潜在风险性。③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滤过膜孔径5.0 μm 可对液体中的杂质微粒进行有效拦截并将之滤出,进而降低某些不溶性微粒导致发生不良输液反应的几率,可更加保证输液安全和治疗临床效果[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可叫传统输液方法显著缩短输液准备时间与更换液体时间(P<0.01),进而可达到简化医疗工序和节省护理操作时间的目的,本方法值得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刘荣娇,黄文敏,冯霜月.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原因分析和对策[J]. 家庭护士,2008,6(2):531.

[收稿日期:2013-03-27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