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黄韧带多节段骨化症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6-17 浏览次数:550次
作者:王保进 李洪斌 李新兰 王 玲 作者单位:274014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
【关键词】 胸椎黄韧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较少见,其常造成胸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手术治疗难度较大。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男,35岁。因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进行性加重6个月入院。大小便正常。X线平片示:胸椎棘突间隙有致密影突入椎管。CT片示:T 4 ~T 10 黄韧带骨化,椎板增厚,小关节突增生,椎管严重狭窄。MRI示:椎管后方低信号影,呈锯齿样突向前面,严重压迫脊髓,脊髓信号无改变。体检:T 7 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萎缩,双下肢震颤,膝、跟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入院后MRI示:脊髓膨隆,其远近侧脊髓受压严重,交界处最重。在局麻下行后路椎板黄韧带切除减压术。咬薄椎板及增厚之黄韧带,于小关节突边缘开槽,将病变区分割成小块骨片掀起,以神经剥离子或尖刀分离其与硬膜之粘连,凿除小关节突的内侧1/3,见脊髓呈波 浪状压迹,减压后膨起,即刻有搏动,远近端可见硬膜外脂肪。术中无明显压迫、损伤脊髓之操作。术后患者症状加重,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双下肢感觉恢复,有肌肉震颤,但仍无自主运动。
例2:男,47岁。因右下肢麻木,痛、温觉丧失伴左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半年入院。查体:步态不稳,右侧乳头至剑突平面感觉减弱,剑突以下右侧躯体和右下肢痛、温觉消失,左下肢肌力4级,膝、跟腱反射减弱,腹壁反射及右侧提睾反射消失。X线平片、椎管造影、CT片、MRI均显示:T 2 左侧黄韧带骨化、增厚,突进椎管,几乎达其横截面的一半,L 6 ~L 7 黄韧带深层骨化,T 9 ~T 11 全层骨化,突进椎管,压迫脊髓,腰椎右侧前纵韧带毛糙样骨化,L 1 ~L 2 后纵韧带骨化。于局麻下行后路胸椎板切除减压术,术中所见与影像学表现一致,骨化之黄韧带与硬膜粘连严重,硬膜增厚、局部骨化,其下脊髓有明显压迹,表面血管曲张,减压后搏动明显。术后患者双下肢肌力 V级,痛、温觉恢复,触觉有所改善,但仍有麻木感,膝、跟腱反射正常对称。但患者仰卧位时有时出现左臀以下酸胀感,偶有疼痛。
讨论: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胸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引起以感觉障碍和肌张力增高等脊髓后索受压为主的临床表现。多伴后纵韧带骨化症,可发生于胸椎各个节段,但越往下,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主要靠造影像学诊断。注意与胸椎间盘突出、OPLL等的鉴别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一般手术治疗,但风险较大,预后不良。原则上:(1)术中手术器械不得进入椎管;(2)减压必须充 分,以超过压迫平面为基准,以可见硬膜外脂肪为尺度;(3)同时扩大矢状径和横径;(4)手术范围过小减压不够,交界处因减压后脊髓膨胀而造成严重的压迫,但也不宜过大。例2因椎板切除范围较大,术后仰卧时因无椎板保护而致脊髓受压,出现臀部和下肢酸胀等症状。例1术后症状加重,其原因可能为:(1)长期受压的脊髓在手术减压后水肿,即使术中并未曾直接损伤脊髓,术后也可能症状加重,有的是暂时性的,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由于脊髓受压已达极限,手术时未被觉察的对脊髓的微小压迫及损伤,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