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穿透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09-08-11 浏览次数:597次
作者:王长凯,戴伟峰,王斌 作者单位:东莞市厚街医院外一科,广东 东莞 523945
【摘要】 回顾36例心脏穿透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穿透伤临床特点,用手指探查法进行早期诊断及导尿管插入法行心脏修补术。19例随访6个月~5年,恢复良好。
【关键词】 心脏损伤 穿透伤 手指探查 导尿管
心脏穿透伤为急重症,变化快,死亡率高,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3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平均24.7岁。均为刀刃伤,全部经手术证实诊断为心脏穿透伤。伤后至急诊时间13~67分钟。受伤部位:胸腔前壁34例,侧壁2例。左心室12例,左心房11例,右心室8例,右心房4例,另1例为双心房穿透伤合并有房间隔穿透伤;其中8例合并有腹腔内脏器损伤,合并休克者20例。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入急诊室后,立即建立输液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术前检查包括胸片、超声。超声检查16例,心包积液者7例。本组17例经手法检查探查到心脏破裂口,其中右心房及右心室6例,左心房及左心室11例。具体方法:在伤口周围用1%利多卡因5ml局部浸润麻醉,戴无菌手套,食指沿伤口向心脏方向探查,如触及心包破裂口,即可明确诊断。17例食指探查均未行扩大切口。1例在急诊室开胸行心脏修补术。33例行前外侧切口开胸探查,3例因胸骨穿透性骨折,劈胸骨行正中切口。17例采用双腔导尿管插入心脏破裂口处,气囊内充水,行心脏修补术。
3 结果
本组死亡3例(占8.33%),1例死于术中,2例为失血性休克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术前未考虑心脏破裂。余痊愈出院,无并发症,16例随访6个月~5年,恢复良好。
讨 论
1 术前诊断
根据Ivatury等[1]分类:Ⅰ组2例,Ⅱ组6例,Ⅲ组20例,Ⅳ组8例。Ⅲ组、Ⅳ组入院时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有的仅表现为轻度的血压下降,症状不典型。心脏损伤时,Beck三联征只出现一种体征,极少同时出现[2]。术前胸片、超声部分未表现心包积液,其中有12例胸片未显示胸腔积液。早期胸部损伤, 中等量或少量血胸在胸部X线片上显示率为46%[3],阳性率并不高。胸腔积液显示率50.7%,X线胸片显示心影在正常范围。本组胸部刀口34例位于胸前壁,2例于侧壁。刀刺伤多伤及心脏前壁,也可伤及侧壁,后壁被刺伤少见[2]。胸前壁的穿透伤口和心脏的距离多较近,在实践中发现用手指探查快速而有效,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报道。本组17例胸壁穿透伤,伤口都位于胸前壁,全部探查到心包破裂口。笔者在急诊室会诊1例,为Ⅰ组(无意识),刀口在左胸骨旁3cm第5肋间隙处,高度怀疑有心脏破裂,手指探查,左心室有破裂口,长约3~4cm,即在急诊室内紧急开胸行心脏修补术,挽救了生命。
2 心脏穿透伤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治疗
本组有3例先开腹手术,术前未考虑心脏破裂。1例在术中发现,及时修补治愈。2例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检查仅有少量血胸,未考虑有心脏破裂,先开腹探查,尚未关腹时,胸腔闭式引流量增加,血压迅速下降,测不到,紧急开胸,心脏停搏,在直视下按压心脏仍未复苏,死亡。该2例合并有腹腔内脏器损伤,腹腔内脏器损伤掩盖了心脏的损伤。胸腹多发伤的病人,尽管术前检查未显示有心包积液,也不能否定有心脏破裂的可能。本组8例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3例术前明确诊断心脏破裂,2例在手术室全麻后,经胸部刀口手指探查证实有心脏破裂,临时决定开胸。
3 手术修补心脏 对于小的心脏破裂,直接缝合即可。当心脏破裂口较大时,因术野不清,加之心脏射血及跳动缝合不易,采用双腔导尿管插入破裂口,充水8~10ml,向外牵拉,即刻堵住破裂口,心脏不再向外射血,在直视下缝合心脏。优点是易于缝合,打结时不易撕裂心脏,还可避免损伤冠状血管。注意应轻提导尿管,实践中并未出现加大心脏破裂口的损伤。对于心脏刚刚停搏濒死的病人,紧急开胸,快速缝合心脏破裂口处1~2针后即行心脏按压。36例中有1例术前停搏,3例术中停搏,1例抢救成功。有人主张先心脏按压,复跳后再确定修补[4]。笔者认为应先缝合2针,避免按压心脏时大量出血,然后再行心脏按压。
【参考文献】 [1]Ivatury RR,Nallathambi MN,Rohman M,et al.Penetraing cardiac trauma quantifying the severity of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injury[J].Ann Surg,1987,205(1):61-66.
[2]鲁世千,涂仲凡.普胸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8-171.
[3]乌立辉,徐志飞,赵学维,等.胸部创伤的X线与CT诊断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04,6(3):294.
[4]陈林,肖颖彬,钟前进,等.心脏、大血管创伤的临床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