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胸外科学》

以循环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胆心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与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7  浏览次数:744次

作者:杨艳丽,赵艳芝,徐峰

【关键词】  循环

    胆心综合征是由于胆道疾患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电图改变、心衰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但一般都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本院近4年来共收治了9例以循环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胆道疾患,该类患者,经过住院后的详细检查和治疗最后确诊为胆心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的3例;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的5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以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胸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1例,以上9例患者均以冠心病收治于心内科,经过扩张冠脉、抗凝及纠正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不明显,后经过详细的检查结和腹部超声、血常规检验确诊为胆囊炎6例、胆石症3例,并给予相应的手术、抗炎、解痉治疗后痊愈出院,心电图检查均恢复正常。现对每一类型病例临床表现选择1例简介如下:例1:男,43岁,主因胸闷、气短伴心悸、恶心、呕吐1天来诊,既往健康。入院查体:体温36.9℃,呼吸20次/min,脉搏40次/min,血压80/60mmHg。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双肺正常,心率40次/min,节律规整。右上腹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心电图提示室自搏心律,速给予阿托品静推及扩冠、抗凝治疗无效,考虑急性心梗。复查心肌酶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7×109/L,后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急性胆囊炎。最后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确诊为胆囊脓肿,1周后痊愈出院。例2:女,65岁,主因心悸、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天收治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肥胖面色苍白,双肺正常,心率48次/min,节律不整,上腹部轻度压痛,心电图有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Ⅱ Ⅲ aVF,ST下移0.1mV,T波低平,常规腹部超声提示有:胆囊泥沙样结石。加用抗炎、解痉治疗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例3:男,75岁,主因饱餐后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恶心、胸闷8h入院,查体:血压80/50mmHg,面色苍白、多汗、脉搏102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02次/min、节律规整、心音无力、肝脾未触及、上腹部轻度压痛、心电图ⅡⅢ aVF V1~5ST下移0.1mV,T波低平或倒置当时考虑为老年冠心病、心衰。给予强心、利尿、维持血压、扩冠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后行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增大、壁不光滑,提示有胆囊炎。加用抗炎药物治疗2天症状渐缓解,1周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2  讨论

    胆心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继而出现循环系统症状,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临床诊断并不难,但如以首发为循环系统症状,常常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延误治疗,危及生命。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有几种学说[1~4]:(1)胆与心的神经支配在脊髓节段的5~8胸节有交叉性重叠,可能与牵扯性疼痛有关。(2)由于胆囊病灶的刺激经过迷走神经上行传入脑肝网状结构,再经过迷走神经下行刺激冠状动脉,引起收缩狭窄,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导致一系列心功能失调和节律的改变。(3)心肌抑制因子产生,引起心脏自动调节缺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常致心脏代谢障碍。(4)高胆红素、高胆酸血症兴奋迷走神经,引起迷走反射、抑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降低心脏舒张功能。本文所介绍的9例患者均无典型的胆道系统的症状、体征,而以心绞痛、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且有体质虚弱、老年、肥胖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存在,尤其既往无胆道病史,临床上极易误诊,这类患者可能对消化系统的疼痛部位反应比较差,疼痛阈值比较低,致使消化系统的症状不易表现,再加之多以急诊来院,一些生化检查尚未出结果,及易漏诊胆道疾患,故此,警示心内科医生在出诊时,对老年、肥胖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尤其是继往有胆道疾患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在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全面的体格检查基础上,必须常规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牛力春.胆心综合征机理研究进展.陕西医学杂志,2000,29(5):285.

    2  孙玉雪,张连学.胆心综合征31例诊治体会.哈尔滨医科大学报,1996,31(6):574.

    3  陈淋,丁伟.老年人胆心综合征报道.云南医药,1997,18(6):475.

    4  时钟丰.胆心综合征58例临床及心电图分析.临床医学,1996,16(9):2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