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8-12 浏览次数:585次
作者:罗前颖,黄芳艳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 533000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 教学方法 心胸外科护理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来体现。选择一个最佳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目前临床见习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2005年以来我们在传统教学法基础理论上,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1],应用在普通外科和骨科病人护理见习课中获得良好效果,2007年笔者将该教学法应用于心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也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04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5年制 5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05级护理学本科60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授课教师、授课内容、进度、考试考核相同,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实验组在心胸外科护理见习中采用文献[1] 介绍教学法:①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于见习课前到附属医院的心胸外科病区筛选符合教学法要求的典型病例3~4人,如病区内无相应的住院病人则到病案室选择典型病案1~4份;②开课时教师用10~15 min介绍本次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所准备的患者或典型病案,提出3~5个问题;③学生分组到病房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有条件的可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④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综合分析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⑤教师总结。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即见习前集中复习理论课10~15 min,再分组到病房收集资料,然后集中学生由教师再重复讲授一遍理论知识后,再讲述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3.评价方法
于心胸外科见习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命题测验,考题难度一致,份量一样,时间为40 min;采用复旦大学试题分析系统进行考题分析,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
4.统计学处理 对采集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教学法测验考试成绩分类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记忆型考试成绩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理解分析型和发挥应用型的考试成绩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两组教学法测验成绩比较(略)
2.两组教学法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8.54±7.35)分,及格率为96%(48/ 50),优良率(≥80分)为38%(19/50)。对照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0.06±5.83)分,及格率为81.67%(49/60),优良率为20%(12/60)。实验组及格率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讨 论
心胸外科疾病尤其是心脏疾病是外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传统的教学法,虽然可以让学生较全面地接触心胸外科疾病的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根据“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原理设计的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见习实践,可以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1.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由表1显示, 两组学生记忆题型成绩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理解分析题型、发挥应用题型上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P<0.01);且期末成绩比较,实验组及格率和优良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我们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在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评价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实验结果说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与葛静玲等[2]研究结果相符,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起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会高层次思维技能,如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欲望是产生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可以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教育对象的教育意图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更符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理论[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引导,有助于将抽象的医学理论感性化,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把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活跃思维,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宽厚的知识面,又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强烈的教学意识及责任感;因而要求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选择的病例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和可伸展性,设计的问题具有引导性,能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且难易适中,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讨论气氛的调动、引导等技巧。因此,促使教师要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从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实践表明:心胸外科教学中尝试“病历导入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求知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对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素质高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芳艳,黄秋环,韦桂源,等.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093-1094.
[2]葛静玲,范玲.关于病例导入式一问题定向相结合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74.
[3]杨红文.问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的作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 2 (8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