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颅脑外科学》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护理

发表时间:2014-08-14  浏览次数:1186次

  胰性脑病是重症胰腺炎病程中出现的以定向力障碍,烦躁、妄想、幻觉、意识不清或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抑郁等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严重并发症。现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5年3月一2011年7月本院收治胰性脑病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8一72岁,平均53岁。其中5例为胆源性胰腺炎,3例与饮酒有关,2例为肿瘤性胰腺炎,2例为不明诱因性胰腺炎。患者均有精神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多样化,以烦躁、澹妄精神异常最为常见,常对光反射迟钝,四肢感觉异常,键反射亢进或消失。  1.2诊断标准胰性脑病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及可靠的生化指标,早期诊断较难。临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而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精神异常即可确诊为胰性脑病。  1.3护理  1.3.1心理疏导由于本病起病急、病死率高、医疗费用昂贵,患者易产生情绪低落,缺乏治疗信心,加之手术后各种引流管及肠内外营养管对患者的刺激、活动受限、躯体不适而存在不同程度恐慌心理,甚至做噩梦,极个别患者有濒死的体验。这都是由于对医疗知识缺乏,对疾病恐慌而产生的负性心理。护士应给予心理上的安慰,鼓励和支持患者,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解除患者心理压力。并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对患者直系家属有重点、目的明确地开展教育,告知其PE不再是突发和不可预料的疾病,让家属积极配合陪伴在患者身边。家属、亲友提供直接的感情支持,可激励患者的生存欲望,积极配合治疗。已有研究发现,胰性脑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情绪状况的恢复与家庭支持有很大的关系,而社会孤立则是造成PE发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1.3.2用药的观察护理因为胰酶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胰酶在胰性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以减轻胰腺的负担,对于消除胰性脑病的病因、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在用药期间要准确掌握药量,密切观察输液的速度,要保持匀速输人,使用微量泵调节好每小时人量。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应保证24h持续给药.维持1周左右。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输液部位的皮肤防止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应用胆碱类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精神状况。  1.3.3营养支持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分解代谢疾病,患病时机体处于高代谢和高营养需求状态,因此营养支持是胰性脑病患者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旱期使用TP'V维持完整营养,预防营养并发症,待患者病情稳定、胃肠功能恢复即给予鼻空肠置管,置管使用聚氨醋材料的螺旋形鼻肠管,避免发生管腔阻塞并确保正常使用。每次暂停输注时用25一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输注营养液时用温控器控制鼻饲液的温度为36-400C。做好导管的固定,滴注完毕后切勿忘记关上锁扣,以防反流。肠内营养管要放至屈氏韧带以下.经空肠给予要素饮食可避免头、胃、肠三相的胰腺分泌,使咦腺保持静止修复状态。肠内营养第1-2天为启动期,给子生理盐水500mL,患者能够耐受以后,再遵循量由少到多、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缓到快的原则,逐渐达到患者所需的量及浓度要求。营养液当日用当日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做好营养评估,定时检测血糖、血尿、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变化,准确记录24h出人量,留尿测氮平衡以评价肠内营养效果1.3.4胃肠减压的护理严密观察PE患者的胃肠减压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及性质,为观察病情提供动态信息,胃管的通畅可以减轻腹胀的症状,若胃管引流出大量咖啡色的胃液一定警惕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可能。  1.3.5密切观察腹腔冲洗及引流由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胰酶的白身消化及毒素吸收,及时进行冲洗和引流腹腔内的胰酶毒素,使血流动力学及时趋于稳定,降低早期病死率,同时预防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通常引流管放置胰头、胰体包膜下,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挤压,防止坏死组织堵塞管腔,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严格记录腹腔冲洗的出人量存在高热,腹腔感染的患者冲洗液中加入抗生素,可改善胰腺微循环,有效保护胃肠孰膜屏障,减少胰腺周围组织感染的机会。  1.3.6协助康复运动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尤其下肢长期不活动容易引起下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护士要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协助患者取仰卧及臀屈900,一只脚后屈,脚背绷直.膝关节尽力伸展并由护十协助往上抬,直至大腿与躯干成90。直至排肠肌键有拉动感而无疼痛感为止,缓慢放下的过程中轻柔的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脚踩,另一只腿保持水平不动,在实施的运动过程中,护士要时刻询问患者的感觉。一手揉捏小腿一手顺时针转动脚躁并按摩脚趾,活动脚趾关节,嘱患者放松责任护士为每一位患者左右下肢各做5次,每次待续30s,在协助运动的同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此运动只能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通过滕肠肌的运动,有效地避免了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3d内缓解,7d内消失,淀粉酶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较前好转,淀粉酶值较前接近正常值;无效:未达好转标准,或死亡。  2结果  12例患者中死亡2例,治愈8例好转2例  3讨论  胰性脑病是重症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此病早期诊断困难,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尚不深人,多数学者认为与磷脂酶A(PI,A)活化、低血容量、多器官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及细胞因子等作用有关。目前研究认为,PLA特别是Pl}A2,不仅是引起胰腺坏死的主要物质,还是导致胰性脑病发生的重要物质。’肾衰发生率远高于急性胰腺炎并发肾衰的发生率,这对破坏内环境稳定引起脑功能异常,诱发胰性脑病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迟发型脑病主要考虑与长时间禁食,肠外营养补充不足、维生素缺乏及胰酶持续增高有关。总之,胰性脑病可能并非单因素致病,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胰性脑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大多学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大量的胰酶类有毒物质进人血流中,引起脑血管病变及神经细胞中毒,脑组织局灶性软化,表现出多种形式的神经、精神症状。②胰性脑病与低氧血症和血管活性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有关。急性胰腺炎常并存电解质失衡、血糖增高、感染或手术创伤等带来的应激反应可致胰性脑病的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时,尤其是低磷,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③维生素缺乏由维生素I3,缺乏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称为迟发型胰性脑病,出现丘脑背核和乳头体损害,使一部分认知功能丧失。临床已有研究表明,静脉补充维生素可以缓解脑病的症状和减轻脑组织的损害.早期足量补充有的甚至是治愈迟发性脑病的关键。  胰性脑病是重症胰腺炎病程中伴随出现的一组综合症候群,胰性脑病的预后取决于胰腺炎的程度和转归,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应认真收集患者生理、心理、治疗各方面的资料,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避免和及早的处理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许州,王春友. 胰性脑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4):1087-1088.  French CC. Near-death experiences in cardiac arrest survivons[J].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2005,(03):351-367.  刘续宝,蒋俊明,黄宗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02):204-208.doi:10.3969/j.issn.1672-173X.2004.02.017.  赵芙兰.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0):1379-1380.doi:10.3969/j.issn.1006-7256.2005.19.012.  陈隆典,张晓琦. 胰性脑病与韦尼克脑病[J].中华内科杂志,2002,(02):94-97.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2.02.00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