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颅脑外科学》

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的影像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01  浏览次数:889次

【摘要】分析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的影像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起病后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对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分析各个阶段CT影像学特点,并按GOS评分来评估预后情况。结果 头颅CT扫描结果表明起病后14天内表现为梗塞区低密度灶变少,等密度灶增加,30天后又出现低密度灶变化。GOS评分:良好16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不同阶段脑梗塞患者CT影像特点不同,采用保守治疗术治疗,合适的指征选择均能使大脑功能较好的恢复,得到较好的预后,但对已发生梗塞的区域不能起到逆转作用。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影像

大面积脑梗塞占脑梗塞10%左右[1],是由于脑动脉主干阻塞所导致的,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大,临床上除表现为脑梗塞的常见症状外,往往还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表现突出时,与脑出血极似,诊断难度增加,头颅CT扫描成为诊断的必要条件,且CT呈现大片状低密度阴影。有关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的头颅CT扫描特点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选条件为:① CT扫描明确显示大脑半球有范围低密度改变;② 就诊时起病不超过48小时。由于受医疗条件限制,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措施;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0~72岁,平均(60.5±1.6)岁;临床表现:均为突发性起病,其中18例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包括11例浅昏迷、4例中度昏迷、3例深昏迷,伴抽搐2例,头痛、呕吐10例;不同程度的失语表现1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20例,感觉障碍22例。头颅CT变化:入院CT扫描结果显示,14例患者同侧侧脑室受压且中线偏移,9例患者为出血性脑梗塞,病灶在左侧者14例,在右侧者11例。其中18例额颞顶梗塞、5例颞顶枕梗塞、1例额顶叶梗塞、1例顶枕叶梗塞。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CT扫描结果及临床表现,因医疗条件所限制,25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第7、14、30天复查头颅CT,分析影像变化。

1.3 疗效评价 GOS评分标准[2]:Ⅰ级:死亡;Ⅱ级:长期昏迷,植物生存;Ⅲ级:重残;Ⅳ级:中残;Ⅴ级:良好,能工作和学习。

2. 结果

起病后第7天、第14天CT均表现为:原脑梗塞区域脑组织的低密度区面积减小,骨窗下皮质区域的脑组织密度高于正常值,中线结构恢复,侧脑室和环池出现,患者多数为浅昏迷。30天CT表现为:皮质梗塞区域高密度脑组织再次呈现低密度变化,脑室扩大,患者意识清醒,认知功能得到改善,肢体肌力提高,脑功能进一步恢复。GOS评分:良好16例(64%),中残4例(16%),重残2例(8%),植物生存1例(4%),死亡2例(8%)。

3. 讨论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通常梗塞面积的直径大于4cm或梗塞波及两个脑叶[3]。脑出血引发脑水肿压迫颅内的正常脑组织,颅内高压加重脑缺氧,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出昏迷、偏瘫等表现外,在影像学中表现为占位效应。临床上治疗方法为:

(1)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采取额、顶、颞马蹄状切口,去骨瓣,骨窗直径在10*10cm到12*12cm。星状剪切开硬脑膜,注意保护颞肌瓣的根部血运,谨慎撕破脑表面蛛网膜,再将颞肌瓣和硬脑膜减张缝合。但本组资料25例患者由于受本院医疗资源条件限制,获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均采用保守治疗措施。(2)保守治疗:①脱水治疗,250ml20%甘露醇,加入5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4次/天,之后每周减量;② 早期血容量维持:静脉滴注右旋糖酐,同时补充血浆或白蛋白;③ 血管扩张治疗:100mg/d尼莫通注射液以4mg/h微泵推注;④ 神经营养和支持治疗:40mgATP、100U辅酶A、5g维生素C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⑤ 高压氧治疗。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治疗1周、2周后,脑灌注压得到改善,局部血流得到增加,梗塞区的脑组织CT值上升,由低密度转为等密度或者高密度。综上所述,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不同阶段的CT影像特点不同,依据患者病情体征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抢救成功几率或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建良,阚敏晨.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超早期手术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454~455.

[2]王国福,王辉,梁学军,崔连旭,等.大面积脑梗塞的CT动态变化与预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27(3):394~395.

[3]室景柏.大面积脑梗塞72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2,(1):40~4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