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
发表时间:2012-08-15 浏览次数:772次
作者:刘汝专 潘汉升 唐晓菊 刘建航 鲍 杰 作者单位:530011南宁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骨颈胸科
【关键词】 颈椎
【摘要】 目的 探讨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 方法 27例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突出的节段和椎管狭窄的情况与是否选择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15例;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例;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1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例4例。 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优良率达到92.59%,全部前路手术显示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拔出,钛板无断裂及移位;后路单开门无关门现象,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 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只要方式选择得当,疗效理想。
关键词 颈椎病 多节段椎间盘突出 手术
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为3个或3个以上颈椎间盘突出、变性、对脊髓神经压迫造成的损害。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近年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2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44~78岁,平均63岁。三节段22例;四节段4例,其中有2例为跳跃式节段;五节段1例。临床表现:25例表现为脊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为四肢麻木,双下肢活动不灵,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腹部有束带感,双手握力减弱,出现病理征,其中有4例伴颈性头晕,5例有肩部沉重感;另外2例为神经根型,为相应神经根损害表现,其中1例由于最高位椎间盘突出表现耳突后疼痛感和颈性头晕。
1.2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见颈椎后缘骨赘形成,大部分病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张。有5例合并颈椎节段性不稳定。MRI示全部病例均有病变节段椎间盘信号变低,向后突出,其中有7例还伴有黄韧带肥厚钙化;2例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75%。
1.3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下单纯行取右颈部横切口,前路显露病变椎间隙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15例;颈椎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例;颈椎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1例;颈椎单纯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例4例。
2 结果
按颈椎病脊髓功能40分评分法评分脊髓神经功能。术前评分0~26分,平均15分;术后评分33~40分,平均37.5分。优18例,良7例,可2例。同时术后和随访时X线片与术前X线片相比,前路手术显示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拔出,钛板无断裂及移位;后路单开门未见关门现象。
3 讨论
3.1 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颈部脊髓受压是脊髓受损的主要静态因素,包括脊髓前方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以及后方肥大增厚钙化的黄韧带和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因为年龄的老化、椎间盘的退化、骨质疏松、形成骨赘的增生、多个椎间盘的突出。同时由于多个椎间盘的突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可造成或增加颈椎间的不稳定的动态因素,加重了脊髓的损害。或黄韧带增生增厚钙化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基础上,合并有前方的突出的椎间盘及骨赘,使椎管的有限空间更狭窄,致使脊髓受压,同时椎管内静脉受压,回流不畅,使脊髓充血,产生缺氧而影响脊髓的功能。另外,颈椎间的不稳定还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出现颈性头晕,本组有4例就出现脊髓损害症状和颈性头晕症状。
3.2 术式选择及脊髓功能恢复的机制 单纯3个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可行颈椎前路摘除椎间盘减压、髂骨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但如果3个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肥厚钙化或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造成脊髓腹背受压,有学者认为应先行前路减压固定稳定后,若效果不理想,再行颈后路单开门手术 [1] 。其理由是脊髓对颈椎椎管狭窄已基本适应,只有前方的压迫或不稳才出现脊髓受损的表现。但笔者认为:(1)脊髓腹背受压,若单行前路减压固定,那减压的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待脊髓恢复的情况如何后再行颈后路单开门手术,这样脊髓受压时间太长,脊髓功能恢复较慢甚至难以恢复;(2)病人住院时间太长,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所以,笔者认为一期同次麻醉下行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能同时解决颈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肥厚钙化或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造成脊髓腹背受压,减压较为彻底,同时住院时间短,费用减少,病员脊髓功能恢复快。对于4个或4个以上的颈椎间盘突出,本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并在铰链侧植骨,其功能恢复的机制为:(1)单开门扩大了椎管,使脊髓向后漂移,间接地解除前方的压迫;(2)在铰链侧植骨,使得颈椎获得相对的稳定,去除了颈椎不稳引起的脊髓受损的相关因素;(3)解除单纯前路植骨钛板内固定致使的颈部僵直,避免了前路颈部长节段固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效果的不理想。
参考文献
1 扬有庚,刘钦毅,白云深.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7):4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