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发表时间:2011-11-08 浏览次数:703次
作者:李山鹰 作者单位: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关键词】 颈椎病,按摩疗法,肌肉骨骼手法;针灸疗法;气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牵引、手法、针灸均为其常用外治法,笔者现介绍如下。
1 牵引治疗
牵引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颈椎牵引能限制颈椎活动,解除肌肉痉挛,纠正椎后关节的错位,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改变颈椎负荷力线,使滑脱椎体复位,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以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以便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促使颈部恢复其正常的功能。但目前对牵引角度、力度、方向和时间仍无明确的定论,各家所言较多。如周章武[1]认为牵引时应后伸15°,可缩短横突间距离,避免椎动脉受牵拉,力值以3-12 kg,时间以15-30 min为宜。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施杞[2]报告通过尸体颈椎标本建立正常与损伤颈椎力学模型后,观察并比较了不同的牵引对颈椎的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提示颈椎牵引以前屈15°-25°,重量为4-6 kg较为理想。
2 手法治疗
运用手法治疗本病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认为其病变和中医学描述的“骨错缝”、“筋出槽”有关。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正骨、矫正与运动关节类手法具备纠正“骨错缝”、“筋出槽”之独特效应,具有积极的病因病理上的治疗作用。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的作用主要在于:①疏通经络,止痛止麻。②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解除压迫。③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消除炎症、水肿等,解除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具体手法有摩、揉、点、松、扳法等,分理筋与正骨手法,前者注重摩揉点松,后者在上提颈部时,利用患者体重对抗牵引,进行多次间歇性拔伸和旋转,从而加强颈部血液灌注而改善症状。通过手法诊复,能纠正对脊柱稳定性起到主要作用的关节突关节的错动,松解软组织粘连,相对地扩大椎间孔。传统的手法治疗该病,是在颈部放松手法的基础上,再行颈部的拔伸旋转扳法,一般认为听到“咔塔声”是这一手法成功的标志。因此刘飞[3]等认为采用颈椎拔伸旋转扳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定位定性准确。②手法轻柔,严防用力过猛,切忌追求颈响声。③旋转度数适中,应根据病人颈椎旋转移位的程度确定。④医者要高度重视。正确的方法安全有效,手法不当易发生意外;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致残,甚至致命。
3 针灸治疗
运用针灸补虚泻实,通过疏通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经络腧穴,阻断或转移心神对疼痛刺激的感知作用,达到“位痛移疼”的目的,这是针灸产生即时镇痛效应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减轻或阻断疼痛刺激本身加重气血运行障碍的恶性循环。岑玉文[4]等通过取穴颈夹脊、百会、风池辅以阿是穴、肩井治疗15例,有效率为100%,认为针灸治疗可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缓解肌肉痉挛,逐渐减轻病变组织对颈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以缓解症状。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5]认为本病的病理机制多由于“气滞。”即当人体正虚或邪实之时,致病因素干扰了脏腑和经络的正常功能,出现了经络不调,气血瘀滞。
4 其他治疗
中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还有很多治疗方案。如电疗、红外线频谱照射、局部中药热敷或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临床效果比较确切,可以充分改善颈部循环,减轻肌肉挛缩,促进血流加速,缓解疲劳。
【参考文献】
[1]周章武,王金富.颈椎病牵引位置的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1):35.
[2]施 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2.
[3]刘 飞,刘延男,张 雷.理筋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头痛、中医正骨[J],2002,14(8):45.
[4]岑玉文,杨顺益,庄礼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J].颈腰痛杂志,2000,21(2):104.
[5]谢新才,刘 红,宋欣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颈椎病265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3,2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