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颅脑外科学》

颈椎前路钛板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伤

发表时间:2011-08-01  浏览次数:646次

  作者:刘文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应用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外伤的体会。方法:颈椎前路锥体次全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经6个月以上随访,融合时间3~4个月,平均3.2个月。Frankel分级为A级者5例,脊髓功能无恢复,但相对应的神经根症状明显缓解;B级者4例,脊髓功能2例恢复到C级,1例恢复到D级;C级者1例,为一陈旧性屈曲压缩骨折,脊髓功能恢复到D级,无神经根症状。结论:与传统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外伤方法相比操作简单,稳定性可靠,对判断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

  内固定器颈椎前路钛板是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外伤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我院自2003年03月至2007年03月间收治的10例下颈椎外伤,应用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0~60岁,平均46.5岁,病程1~38天,平均15.4天。

  1.2 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2例,重伤2例,骑车摔伤3例。

  1.3 骨折类型

  锥体爆裂性骨折3例,屈曲压缩骨折3例,颈椎前脱位3例,泪滴骨折1例。

  1.4 脊髓损伤

  按Frankel分级,急性下颈椎外伤9例,其中A级5例、B级4例;陈旧性下颈椎外伤1例为C级。

  2治疗方法

  对于急性不稳定下颈椎外伤的患者,若有颈椎脱位,应在术前采用颅骨牵引的方法快速复位,以达到颈椎重量序列的稳定状态,避免因颈部异常活动而引起神经脊髓继发损害。本组有3例为颈椎前脱位,行颅骨牵引快速复位,开始重量为6~8kg,逐渐增加重量至20kg,应注意避免过度牵引继发神经损害,当颈椎复位后以3kg重量维持牵引。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病人仰卧位,全麻后,肩下加薄垫,常规消毒,铺无菌巾,C型臂透视定位后,右侧颈前横切口,长约5.0㎝,显露欲切除之病椎及相邻的上、下各一椎体前缘。切除爆裂椎体中央2/3部分或脱位椎体间的间盘组织,刮掉暴露的软骨板,使椎体的松质骨露出以利植骨。充分减压脊髓,显露硬膜囊,彻底止血。取相应大小的髂骨块植于减压间隙处。选一适当大小的钛板置于植骨块前方,钛板上下边缘应位于植骨块相邻的椎体前缘,依次行钻孔,攻丝后,于钛板上下两端各旋入2枚松质骨螺钉,角度分别向头尾两侧各呈11°~15°角。随后拧入2枚锁定螺钉,以防止松质骨螺钉退出。将1枚固定螺钉拧入植骨块中,以固定骨块,防止塌陷或脱落。本组手术时间为120~180min,平均150 min,出血量为200~400ml,平均300ml。术后24h,对于脊髓完全损伤者,可行60°半坐位;对于脊髓不全损伤者,可完全坐起,3天后可在他人搀扶下行走,全部病例均需戴颈围领3个月。

  3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经6个月以上随访,植骨融合指标根据Wang等[1]提出的方法判定,融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3.2个月,Frankel分级为A级者5例,脊髓功能无恢复,但相对应的神经根症状明显缓解;B级者4例,脊髓功能2例恢复到C级,2例恢复到D级;C级者1例,为一陈旧性屈曲压缩骨折,脊髓功能恢复到D级,无神经根症状,本组8例病人,无褥疮,泌尿系统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亦无钛板断裂,螺钉松动情况出现。

  4讨论

  临床上将颈3~7节段称为下颈椎,此部位是发生颈椎外伤较多的节段[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颅骨牵引下的闭合复位,配以头颈胸石膏背心外固定,然而此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的机会,也可能由于复位不准确,固定不牢固使颈脊髓继发损伤。本组1例陈旧性C6屈曲压缩骨折,传统治疗效果不良后,经颈椎前路钛板固定后,于半年后脊髓功能恢复提高了1级。对不稳定型下颈椎外伤的治疗,就是通过脊髓与神经根的减压,骨折与脱位的及早期固定的方法,使颈椎重新获得正常的生理序列以及即刻的稳定性,最大限度的保护脊髓与神经根的功能,为病人术后早期康复提供了可能。颈椎前路钛板针对这一治疗进行研制的,是在脊髓和神经根充分减压植骨的基础上,给予的坚强内固定,其优点是螺钉和钛板构成一个整体,即使螺钉出现松动,钛板-螺钉的整体形态也不会改变,螺钉不会从钢板脱出,避免伤及邻近组织等并发症的发生。它在材料力学方面的最大强度和最大屈服强度优于同类钢板[3]。采用纯钛金属材料制成,内固定手术后可行MRI检查,对判断功能恢复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它操作简单,稳定性可靠,有不同规格适合于术中需要。术后在颈围领的保护下即可翻身、坐位或离床活动,有利于护理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Wang JC,Mc Donough PW ,EndouKK,et al.The effect of cervical plating on single-level anterior cervical disectomy and fusion.Spinal Disord,1999,6:467~471

  [2]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20~22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