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100例
发表时间:2011-07-05 浏览次数:652次
作者:廖忠林 俞新胜 刘庆志 邹鸿星 杨淮河
【关键词】 颈椎前路
自CT与MR等先进的影像诊断设备问世以来,颈椎手术已在许多医院开展,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自1980年以后我院开展颈椎手术300余例,其中颈前路手术100例,为总结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23~70岁;颈椎骨折脱位5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43例;57例骨折脱位者,其中C 4~5 20例,C 5~6 21例,C 6~7 16例,57例中完全性瘫痪30例,不完全性瘫痪17例,无瘫痪者10例;4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者中,C 4~5 8例,C 5~6 21例,C 6~7 14例。43例中2个椎间盘突出者11例,43例中出现不完全性瘫痪者6例,无瘫痪者37例。
1.2 手术方法 100例中采用颈前路横切口进入,其中左侧入路70例,右侧入路30例,显露椎体后用环锯截骨开槽82例,骨刀截骨开槽18例;术中切除1个椎间隙骨质及椎间盘78例,切除2个椎间隙及椎间盘22例;100例中均行椎骨固定,单纯植骨固定69例,植骨加带锁颈椎钢板固定31例。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与地塞米松,颈椎牵引或带颈托。凡应用了带锁颈椎钢板固定者术后6周带颈托下地活动,未行钢板固定者则行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直至骨性愈合为止。
2 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2例;1例发生食管瘘;2例声音嘶哑;无一例死亡。拍片复查骨性融合时间最短2.5个月,最多4个月,其中2例单纯植骨未行钢板固定者观察6个月未能骨性融合。术后随访60例,随访时间最长6年,最短2年。颈椎骨折脱位30例,其中完全性瘫痪者12例,术后瘫痪症状改善5例,无明显变化7例;不完全性截瘫者8例,术后瘫痪均有所恢复;10例无瘫痪者,神经刺激症状消失。30例颈椎间盘突出者,3例有不完全性截瘫者,术后瘫痪明显改善,27例无瘫痪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3 讨论
3.1 关于手术方法选择问题 颈前路手术不管应用于颈椎骨折脱位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手术指征比较明确 [1] ,尽管如此,从笔者100例手术经验看仍值得探讨。(1)对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其临床表现不管是完全性瘫痪或不全性截瘫者,术前应明确压迫脊髓是来自前方还是来自后方。如压迫来自后方,笔者认为应先解决后方压迫,可先行后路手术进行椎板切除减压,2个月后再考虑行前路手术;特别是骨折合并明显脱位者一定要先行复位,再行前路手术,否则行前路手术其脱位难以复位。(2)对中青年陈旧性椎体骨折脱位者,尽管临床无明显脊髓受压症状,为稳定颈椎防止再次损伤,笔者认为可行前路手术进行植骨固定,此类患者本组有4例,术后均达到了手术目的。(3)对中老年人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临床有症状者,虽无明显的神经根或脊髓受压,但此类患者属“高危颈椎病”,在头颈部轻度外伤的情况都可能发生瘫痪。因此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行颈椎前路手术,以消除埋在患者身上的“定期炸弹”。
3.2 手术操作有关问题 颈椎前路手术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手术条件要求亦高,手术并发症也较多。但只要严格手术适应证,术前认真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规范处理,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为达到满意的疗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3.2.1 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包括:骨折脱位伤者的术前牵引复位;肺部与泌尿系感染的控制;气管的推移训练,颈托配带的适应等。
3.2.2 准确的术中定位 对于脊柱手术,术中发生定位错误临床屡见不鲜,特别是颈椎前路手术,定位无准确的解剖标记,因此术中一定要行常规X线透视或拍片定位,否则会发生定位错误。
3.2.3 轻柔的术中操作 颈部重要组织多,术中操作应轻柔,解剖层次要清楚,本组曾发生过喉返神经牵拉伤2例,术后2个月才恢复。也发生过食管损伤,术后形成食管瘘,经反复治疗才愈合,应引以为戒。
3.2.4 切除减压要彻底 椎体管与椎间隙显露定位后,切除骨质与椎间盘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术步骤。笔者多用环锯开槽,环锯只要使用正确,确能达到切除骨质与椎间盘,保证安全的效果。环锯的安放,笔者体会一是要居中;二是要与椎体垂直,不可倾斜;三是要掌握深度。当骨块与椎间盘组织切下后,再用剖匙或颈椎板咬骨钳切除椎体后缘突入髓腔的组织,直至看到后纵韧带。
3.2.5 椎骨固定应牢固 切取髂骨形成长形或圆形骨块。其骨块一是要略大于骨槽;二是要比椎体高度低。在牵引下嵌入骨块,嵌入时切忌用力过猛,防止骨块凸入椎管压迫脊髓。植骨后尽可能用颈椎带锁钢板固定,在行带锁钢板固定中螺钉尾部不能留及过长,亦不能形成角度,应与钢板锁平,防止形成粗糙面摩擦损伤重要组织。本组曾有2例患者因螺帽安装不够平整,术后患者发生咽喉疼痛,只好在术后5个月取出钢板。
3.2.6 止血应彻底 防止形成血肿刺激与压迫血管,发生窒息或发生切口感染等。
3.3 带锁颈椎钢板在颈椎前路手术的价值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因植骨块稳定性较差,术后需行颈胸石膏固定,即使如此仍有骨块移位与不融合的情况发生。近年来随着内固定系统的不断改进,应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已成一种新的固定方法。本组应用带锁钢板固定31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带锁颈椎钢板内固定的价值 [2] 在于:(1)术后颈椎即时稳定;(2)防止骨块移位;(3)术后无需石膏固定;(4)可提高植骨愈合率;(5)缩短住院时间。因此,颈椎前路钢板已成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必不可少的内固定物。尽管如此,颈椎前路钢板与其他内固定物一样,仍有螺钉松动、断裂、移植等情况,所以手术操作更应严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颈前路钢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启杉,李连英.脊柱外科新手术.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01-304.
2 侯铁胜,李明.Soeuplate颈椎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中华骨科杂志,2002,22(3):138-140.
作者单位:330002江西南昌解放军第94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