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3-06 浏览次数:1061次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颅脑受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引起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血肿,积血量10~300 ml不等,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1],一般于颅脑损伤后3周出血症状,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头痛、痴呆、偏瘫、失语、癫痫、淡漠或智力迟钝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外科住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36例,其中男87例,女49例,年龄45~72岁,平均(53.8±11.5)岁,病程1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7.3±2.4)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头颅CT和/(或)MRI辅助检查结果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1.2临床症状:有明确外伤史者98例,占72.1%,以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有126例,伴恶心、呕吐者64例,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4例,眼底检查有视神经乳头水肿者38例,合并痴呆、表情淡漠、记忆力下降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者54例,合并癫痫、麻木、偏瘫和失语等局源性脑症状者23例。血肿部位分布于额颞顶、额颞、额顶、额叶或顶叶,多为单侧血肿,血肿量30~250 ml,平均血肿量(83.2±18.3)ml。
1.3影像学检查:头颅螺旋CT和/(或)MRI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和范围,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颞顶叶可观察到明显的新月形占位性病变,与颅骨相连,低密度影70例,等密度影30例,混杂密度影38例,高密度影8例。由于血肿形成,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超声波检查中线波向对侧明显移位,4例患者可见血肿钙化伴有边界清楚的钙化斑。
1.4治疗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的治疗方式。若呈低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病变,则采取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根据CT结果对血肿的部位和大小进行标记,患者取平卧位后局部麻醉,头约向健侧偏转15°~30°,在血肿较厚位置用直径为5 mm的颅椎行颅骨钻孔,十字电凝切开硬脑膜后,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血肿腔内并妥善固定,缝合头皮,血肿中的陈旧血液即随着引流管释放,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的不同部位直至清洗液清亮,引流管外接引流袋,一般引流3 d,引流结束后复查CT。若CT呈高密度影,有血肿钙化或有出血,则全身麻醉行小骨窗开颅清除术[2],术中将血肿内侧包膜完全清除防止复发,将引流管置于血肿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至清洗液清亮,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缝合头皮。术后患者取头低位约20°~30°利于液体流出,给予防感染治疗,不使用脱水药物,适量增加输液和饮水量,补充等渗液,增加脑灌注,改善脑循环,观察引流量和颜色,结束后复查CT,当引流液每天不足10 ml,中线复位、病变侧脑室占位效应消失且血肿腔液体CT值与脑脊液近似时拔除引流管。
2结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治愈的评价指标,本组124例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12例行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手术时间0.8~4 h,平均手术时间(2.2±1.3)h,无一例患者死亡或出现感染。引流后3~6 d进行CT复查,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钻孔冲洗引流术中4例患者出现血肿残留,残留量为20~40 ml,3例继续引流后血肿消失,1例再次行钻孔冲洗引流术后血肿消失,2例出现积液,数天后自行吸收,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自理能力恢复,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高。随访半年,复发3例。
3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起因是头部外伤,出现颅内压降低、凝血障碍和脑萎缩等,颅内血肿不断聚集增加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从受伤至出现临床症状需1~3个月[3]。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目前临床上首先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冲洗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操作简易方便且临床疗效优的特点,适用于CT检查结果呈低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病变;若CT呈高密度影伴有血肿钙化或有新鲜出血,行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术中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清洗液清亮,术后应放置引流管,控制输液速度,给予饮水或等渗溶液,复查CT,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患者均可一次性治愈,钻孔冲洗引流术患者可能有残留的血肿,应继续引流,必要时再次进行钻孔冲洗引流。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经钻孔冲洗引流术或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王风鹿,王青浩,任宏远,等.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68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9):558.
[2]仇斌.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687.
[3]刘红章.慢性硬膜下血肿58例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1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