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通道治疗34例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13 浏览次数:1267次
作者:魏进旺 作者单位:730046 甘肃兰州,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的新方法。方法 用万福特公司生产的YL-1型穿刺针穿入血肿建立硬通道,通过生物酶溶解技术引流血管。结果 YL-1型微创针形成的硬通道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是一种创伤小,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硬通道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创伤小,适应手术人群广,安全、高效,可早期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局部压迫,住院周期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硬通道 硬膜外 小血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拥挤,工伤的高发病率,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亦随之增加。目前对硬膜外小血肿的治疗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其弊端为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病痛时间长,精神压力大。如何快捷有效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缩短治疗周期,近年未见相关报道[1]。我科自2003年以来,在CT导航下,用YL-1型微创针置入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内形成硬通道,辅以生物酶溶解技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34例,全部Ⅰ期治愈,具有一定的价值,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1例,女13例;年龄12~61岁,平均38.3岁;出血量8.0~30.0 ml,平均18.3 ml,全部为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血肿的位置与额颞部最多为21例,顶部8例,枕部5例。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 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31例,GCS评分9分3例。头痛、头晕27例,恶心、呕吐4例,躁动不安2例,耳鸣1例,无昏迷患者。34例双侧瞳孔均等大正圆,光反应灵敏,未引出病理征。
1.3 CT检查 34例均进行CT检查证实为8.0~30.0 ml的硬膜外小血肿(按多田氏公司计算)。
1.4 方法 34例患者常规保守治疗24~72 h,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于24~72 h内CT室彻底消毒后,CT导航,在局麻下用针钻一体的YL-1型穿刺针一次成功穿入血肿中,形成血肿硬通道,引流血肿液性成分后,无菌包扎,回病房,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2]。用生理盐水3 ml+尿激酶3万u注入血肿中,夹闭引流管4 h后开管引流,每日2~3次,2~3天后复查CT,血肿引流干净后拔管。
2 结果
34例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全部引流干净,7~10天均临床痊愈,仅1例耳鸣未消退,考虑与手术无关,予活血改善微循环、高压氧辅助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出院,34例患者均无感染病例。
3 讨论
本治疗方法在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方面具有创伤小、费用低、住院周期短、患者病痛时间短的特点。
3.1 手术时机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具有慢性活动性出血的特点,所以本手术一般经保守治疗24~72 h,待出血点凝固牢固后,复查CT,CT导航下手术,一般不会造成二次出血或血肿出血增加。
3.2 手术优点 (1)一般保守治疗脑内血肿每日吸收约1 ml,硬膜外血肿吸收更慢,甚至不吸收而钙化。本手术能快速排除血肿,缩短住院周期及患者病痛时间;(2)此手术在局麻下施行,手术操作简单、安全,适合于有CT机的任何医院,术中出血少,对机体打击轻,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可以早期解除血肿对局部脑组织的压迫,早期改善局部脑组织的血运和代谢状态;(3)YL-1型针钻一体,穿刺后固定牢固,针体不易移动,感染机会少,选用长度为2.0 cm穿刺针,穿透颅骨后仅剩3~5 mm,不易突破血肿进入脑内,同时生物酶溶解技术的应用加快了血肿的清除;(4)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造成的大损伤;(5)能极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手术恐惧心理,易于术后康复;(6)减少了医疗成本,及手术风险,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3]。
总之,本手术方法在治疗外伤性硬膜外小血肿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成本,降低手术风险,早期解除脑组织局部压迫,早期改善脑组织局部血供与代谢,避免硬膜外血肿钙化。选用该方法应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顾征,徐爱民,孙永权,等.立体导向置管引流治疗脑深部小血肿.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4,17(4):237-238.
2 贾保祥,蒋盘宏.经针穿刺治疗颅内血肿.中华外科杂志,1996,34(2):104-106.
3 谢光天.颅脑损伤病与心脏功能影响.医学研究通讯,2000,29(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