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数字成形修补大骨瓣减压后颅骨缺损

发表时间:2011-08-23  浏览次数:529次

  作者:王社权,董介远,龚德山,李文杰,张伟  作者单位:441001 湖北襄樊,襄樊市襄阳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求一种新的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应用个性化钛修复体对52例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染、修复体外露;患者术前颅骨缺损综合征得到部分改善。结论 应用个性化钛修复体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数字成形;修补;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对缺损的颅骨进行填充、修补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大骨瓣在临床的应用,使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也给后期颅骨修补带来了很大困难,但近年来我院采取钛板和CT三围成像技术的结合应用使颅骨修补无论在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及术后积液,术后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颅骨修补术。我院2003~2007年开始开展此项手术5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了2003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加钛网应用的颅骨修补患者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为12~62岁)。所有采用数字化颅骨塑形技术的患者在术前均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从而制造出患者颅骨缺损的原始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的缺损区域的数据(包括缺损区的大小、弧度等)设计出塑形计划,而后使用数字化设备对于钛板进行高精确的剪切及塑形,从而使钛板与患者缺损区达到完美一致。部分患者进行术后三维CT重建扫描以观察效果。

  1.2 手术情况 采用数字化颅骨塑形技术的颅骨修补术与传统方法进行的颅骨修补术在术中钛钉使用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期,术后积液、术后感染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

  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也减少,并且术后积液、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减低,同时术中使用钛钉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从而为患者节约了费用。

  1.3 采用数字塑形技术的修补术的优点 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后由于颅骨外形与原颅骨高度相似,患者的自我感觉和自信心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法,安全感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增强。

  1.4 手术费用 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后在手术中使用钛钉的数量明显低于传统方法并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因此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后在整体费用方面较传统方法并无明显升高,部分患者还略有下降。

  2 讨论

  颅骨成形术是修复外伤及其他原因导致颅骨缺损的一种手术,其目的是修复外形,同时为颅内组织提供一个屏障,防止损伤,恢复正常的颅内压,并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患者对头颅外形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修补材料是钛合金材料,但术中手工塑形钛板往往效果欠满意。由于每个患者缺损部位的形状不一样,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形状将钛板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相当困难,常需要反复多次塑形与裁剪,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同时为了成形在钛合金上剪较多的口子后会极大降低修复体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塑形的钛板与原缺损区的生理曲度不尽一致,外形不尽满意。术中塑形增加了手术时间,患者感染的几率会增加,失血也会增加,增大了手术并发症的危险。此外由于手工制作的修复体与缺损处吻合性不好,用螺钉固定后术后应力释放会有一定的疼痛。而本例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术前就已制作出无论外形和联接均符合的修复体,制作的修复体无剪口,手术时只要把预先制作好的修复体安装上即可,不需术中对钛板塑形,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同时保证了材料的刚性。同时因为无剪口,用钛钉固定也大大地减少了钛钉的使用量,减少了费用。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