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25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6  浏览次数:486次

  作者:田春辉,崔彩虹,方川,邸辉,史彦芳  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基底节区,儿童

  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25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2.5岁,其中3岁以下20例。25例均有头部外伤史,其中坠落伤13例,跌倒伤5例,车祸伤4例,打击伤3例。

  1.2 临床表现 伤后有短时间意识不清8例,头痛、呕吐及哭闹症状18例,癫痫大发作3例。全部患儿在伤后1~3 d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偏瘫最早出现在伤后6 h;出现于24~48 h者20例,48 h后出现者5例。偏瘫部位:单瘫10例,以上肢多见;偏瘫15例,其中左侧偏瘫8例,右侧偏瘫7例;伴有中枢面瘫8例,失语5例。

  1.3 影像学资料 所有病例24 h内均行头颅CT扫描,提示有基底节区点状低密度影3例;24~72 h后再次复查CT,25例均可见基底节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直径0.5~2.0 cm,CT值8~25 Hu,中线结构无移位。有5例患儿再行MRI检查,可见与CT扫描一致的部位出现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病灶。

  1.4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经CT证实除外脑出血后均住院保守治疗。治疗措施:(1)确诊后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同等;(2)应用神经营养药物、脑细胞活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如:三磷酸胞苷(CTP)、胞二磷胆碱、吡拉西坦、依达拉奉等;(3)应用脱水剂及激素,如小剂量甘露醇配合地塞米松;(4)扩容治疗,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5)理疗及肢体运动治疗;(6)高压氧治疗,每日在0.7 ATA(0.07 mPa)下吸纯氧1 h,10 d为1疗程,1~3个疗程即可。

  2 结果

  患儿偏瘫和失语开始恢复的时间为治疗后1周13例,2周7例,4周5例。0.5年内25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4例于伤后6个月复查CT示基底节区梗死灶消失10例,梗死灶明显缩小4例。

  3 讨论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总结本组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具有如下临床特点:(1)多见于<3岁的婴幼儿,本组3岁以下患儿占80%(20/25)。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发病率约为1.2/10万,其中95%为腔隙性脑梗死[1];(2)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如偏瘫和失语等,且多为延迟性发病,文献报道最早伤后1 h发病,但61.1%的患儿在伤后24~48 h出现偏瘫[2];(3)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如坠床、跌倒等),但可以出现明显脑梗死症状,颅脑损伤程度与症状不成比例;(4)CT或MRI检查能显著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目前认为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小儿发育阶段的头颈部解剖结构特点、颅脑损伤后的脑微循环变化及血液流变学等因素有关。杨振铭等[3]认为:(1)儿童头体比例大于成人,颈部的支撑保护作用差,容易导致颈内动脉的损伤;(2)儿童颅骨弹性好于成人,致伤时作用力向头部中心传导,外力消失后,颅骨复位瞬间产生负压,中心区负压最大,使靠近中心部位的穿支小动脉受损;(3)儿童血管弹性好,易产生不完全损伤及内膜破裂,引起缺血性改变。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多位于基底节区,且多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4]:(1)小儿基底节区供血的大脑前、中动脉的穿支以直角从主干发出,走行细长迂曲,发育不成熟,调节能力差,在头部外伤产生脑组织相对运动时,血管受牵拉、变形、移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血栓,引起梗死;(2)外伤后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增强,形成脑梗死;(3)外伤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对于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理疗、高压氧及肢体运动治疗等多种手段。尤其是早期的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氧含量、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弥散距离,改善缺血脑组织的无氧代谢,减少乳酸形成,促进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从而使缺血区内代谢不活跃和无电活动功能但尚存活的神经元恢复其电活动[5],达到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和防止病情继续发展的临床治疗目的。本组25例患儿均采用药物治疗为主,辅以高压氧、理疗及运动等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0.5年内偏瘫、失语症状均完全恢复。

  另外通过本组资料析还发现,颅脑损伤的程度与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发生之间不成正比。当外伤患儿出现迟发性偏瘫、失语等症状与损伤程度不相符时,应想到发生本病的可能性。曲政海等[6]认为小儿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引起的脑血管痉挛、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因素而导致的脑微循环障碍较轻,未达到不可逆性脑损伤的程度,且脑梗死灶范围较小,侧枝循环较易重建,如及时复查头颅CT或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后给予早期、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Broderick J,Talbot GT,Prenger E,et al.Stroke in children within a major metropolistion area:the surpriseing importantc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Child Neurol,1993,8:250255.

  2 陈孟宗,袁玉会,王成林.小儿外伤性脑梗塞36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1,17:981982.

  3 杨振铭,杨波,欧阳世杰,等.16例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的临床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697698.

  4 王宗田,赵建农,罗立华,等.小儿外伤性脑梗塞32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345346.

  5 周永炜.高压氧对脑血管疾病的的治疗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9093.

  6 曲政海,舒志荣,李少梅.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和远期预后.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19:17117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