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186例脑梗死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0-05-25  浏览次数:449次

  作者:谭诚,邓彦,汤庆峰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超声科,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86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与167例非脑卒中患者作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异常的检出率为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软斑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硬斑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斑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出现异常率达88.7%,且颈动脉斑块中软斑、硬斑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脑梗死;多普勒,超声,彩色

  脑卒中是明显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与恶性肿瘤和心脏病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脑卒中最主要的类型是脑梗死,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的防治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已公认,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认为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12],为了解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86例为脑梗死组,其中男104例,女82例,平均(59.6±7.8)岁。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2)年龄40~80岁;(3)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脑卒中;(4)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5)超声检查时间:患者发病 2周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2)心源性脑栓塞或其他原因的脑栓塞;(3)已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者;(4)头颅CT扫描见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肿瘤的患者;(5)经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75%或闭塞的患者。

  另选取同期因非脑血管疾病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67例为对照组,其中男90例,女77例,平均(59.2±7.9)岁。均符合:(1)年龄40~80岁;(2)无脑卒中病史;(3)头颅CT或MRI证实无脑卒中;(4)超声检查时间:患者发病 2周内。并排除既往有脑卒中及糖尿病者。

  1.2 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

  1.2.1 检测方法 使用飞利浦公司的“飞凡”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0MHz。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并观察有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如有斑块则根据光团回声信号的特点判断其性质。

  1.2.2 判断标准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4]。采用国内通用标准:(1)正常:IMT<1.0 mm;(2)异常:IMT≥1.0 mm;血管内膜增厚:①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IMT≥1.0 mm且≤1.2 mm;②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内中膜局部隆起增厚,向腔内突出,IMT>1.2 mm。斑块形成者根据斑块回声强度和组织病理分为:(1)较为均匀的低回声脂质型软斑块;(2)等回声的纤维型斑块;(3)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型硬化斑块;(4)回声强弱不等的溃疡型混合斑块[5]。其中纤维型斑块和钙化型硬化斑块统称为硬斑。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异常的检出率为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脑梗死组109例检出斑块,病理分型软斑45例(41.3%),硬斑36例(33.0%),混合斑28例(25.7%)。对照组47例检出斑块,病理分型软斑8例(17.0%),硬斑29例(61.7%),混合斑10例(21.3%)。脑梗死组软斑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硬斑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斑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超声比较(略)

  (1) vs(2),P<0.0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变,一直以来,人们在寻找早期发现和预测该病的方法和检测指标。早期服用调血脂药和抗血栓药等进行防治,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颈动脉的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67]。有研究表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al artery atheroco sclerosis,CAS)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89],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是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现已有人[1011]提倡用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作为最强的缺血性卒中预测因素之一。在颈动脉的多种检测技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能客观真实精确地反映颈动脉情况,但因具有一定创伤性,技术难度高,并发症禁忌证多及费用昂贵等因素而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方便、价廉等优点,并可直接显示病变血管的结构和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其临床应用日益普遍。故本组选择了超声技术进行检测。

  颈动脉硬化的重要超声征象是: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和管腔狭窄[4]。本文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检出斑块者中软斑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硬斑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均P<0.01)。这说明了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异常较对照组严重,且颈动脉斑块中软斑、硬斑所占比例与脑梗死有关,但可能由于本组样本例数较少,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尚须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本文仅对颈动脉内膜厚度异常的病理分型做了简单的比较,若深入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预测脑梗死发生和预后,还可观察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其大小;斑块的表面性状及内部特征(光滑、粗糙、溃疡及血栓形成等);斑块的组织学性质(脂质性,纤维增生钙化,斑块内出血及有无炎症反应等);斑块的稳定性;斑块所致管腔的狭窄程度等情况,并综合考虑患者可能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等,以更全面、科学地进行预测和对预后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刘芳,杨浣.国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1):3032.

  [2]Hedera P,Bujdáková J,Traubner P,et al.Stroke 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f collareateral flow in carotid occlusive disease [J]. Acta Neurol Scand, 1998,98(3):182186.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黄铮,龚兰洁,施中伟,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超声分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5):3437.

  [5]赵玉霞,运芳,张梅,等.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检测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8(10):762764.

  [6]Rozenfeld A, Ryglewicz D. 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and leg arteri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Neurol Neurochir Pol,2000,34(5):843851.

  [7]杜岩,任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9):1113.

  [8]AbuRahma A F,Wulu J T Jr, Crotty B. Carotid plaque ultrasonic heterogeneity and severity of stenosis[J]. Stroke,2002,33(7):17221775.

  [9]O'Leary D H, Polak J F, Kronmal R A, et al.Carotidartery intima and media thick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older adults. Cardiooascular Health Stud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J]. N Engl J Med, 1999,340(1):1422.

  [10]Hollander M, Hak A E, Koudsteal P J,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risk of stroke: the Rotterdam Study[J].Stroke, 2003,34(10):23672372.

  [11]肖静珍,肖萤.超声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3):38138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