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5-11 浏览次数:410次
作者:张会华,刘媛萍,自荣琼,张雪娟 作者单位:666300 云南勐腊,勐腊县人民医院外Ⅰ科
【摘要】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促使疾病早日康复。方法 对2004年2月~2006年6月勐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不同程度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在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并发肺炎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褥疮1例,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有效健康教育可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
市场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指标越来越高。近年来我院引进CT,促进了神经外科发展,但由于神经外科各种高难度手术后并发症多而严重,绝大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患者长期卧床、褥疮、肺炎、营养低下、肢体萎缩等并发症多,使得护理问题增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护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结合我县实际,地处少数民族边缘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有很大一部分家属直接承担着患者生活护理角色,因此,我们对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勐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中男67例,女19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岁,平均30.5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2例,初中39例,高中15例,中专13例,大专2例。本组患者入院时意识清醒30例,恍惚34例,昏迷22例。CT扫描示:头皮撕脱伤5例,多发性颅内血肿13例,混合性颅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16例,颅骨骨折并颅内积气8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并骨折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5例。
1.2 方法 对86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1)教育形式主要由护士口头讲解为主,利用晨间护理和治疗操作过程、工休会方式进行。(2)针对患者家属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差异采用因人而异方式开展。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心理指导 患者经过手术后返回病房,渐渐从麻醉中清醒过来,对患者及家属来说尽管身上重担有些减轻,但心中仍担心。护士应告知家属,现在手术很顺利,颅内已经不在出血了,当颅内血液吸收后病情好转了,护士将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T、P、R、BP、引流及输液变化及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疗仪器应用功能,及可能出现报警情况,以便积极配合。使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并鼓励患者及家属说出他们所担忧的事,给予满意答复。对预后不良或手术效果不佳的患者向家属交待清楚有可能致残或意外发生,给予同情、支持、鼓励,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度过了手术关,应该勇敢承认、接受现实,争取到最佳状态。
理解患者及家属感受,关心体贴患者,让他们感到亲切感。由于手术创伤、疼痛,以及引流管限制会让患者产生孤独无助感,指导患者安静休息,告知不要紧张、急躁,不要坐起,必要时医生会给镇静剂,对烦躁患者要告知家属配合给上约束带,并告知他们恰当约束不会给病从带来伤害,可避免患者乱抓手术切口以防感染,同时保证滴点畅通达,避免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并指导家属学会观察约束肢体皮肤颜色及血供情况。此外,对部分患者来说,由于麻醉药物影响,在清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怕冷、寒战,那都是暂时的,因此对皮肤刺激反应迟钝,在保暖过程中要慎用热水袋,以免烫伤延缓术后恢复。
2.2 疾病知识指导 颅脑损伤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损伤性疾病,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就诊时虽然较轻微,但在短时间内可迅速加重,开放性颅脑损伤,绝大部分需行清创手术,而急性颅内血肿已引起严重脑受压或出现脑疝时手术则是决定性抢救措施,只有迅速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患者才有希望获救,指导患者、家属配合护士注意观察意识变化。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发病症状,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虽因致伤机制,损伤部位和就诊时间不同而有差异,但伤后常见症状与体征基本一致。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主要表现为:(1)意识障碍;(2)头痛、呕吐;(3)瞳孔变化;(4)锥体束征;(5)生命全体征改变;(6)脑疝。在临床中颅脑损伤以颅内血肿多见,其主要危害是压迫、推移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重则形成脑疝危急患者生命。
2.3 饮食指导 指导家属加强营养,对轻、中轻伤患者清醒后经医生同意方可少量饮水。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在医师指导下开始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对吞咽困难及昏迷3天以上患者给家属讲清鼻饲重要性。由于创伤高热、感染等原因机体消耗量增加,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禁用浓茶、咖啡、烟、酒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患者兴奋失眠,鼓励清醒患者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4 休息指导 护士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环境,限制探视,特别是气管切开患者,告知家属因为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可引起交叉感染。术后麻醉未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待BP平稳或清醒后取头高位(15°~30°),有利降低颅内压力。对颅骨缺损患者嘱其健侧卧位,慎行患侧卧位,对昏迷患者指导家属配合定时翻身(2 h)左右交替改变体位,合并骨折患者嘱其肢体摆放功能位。合理叩背、翻身有利痰液咳出,能有效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实行保护性医疗,对昏迷、烦躁患者采用床栏,防止坠床,指导家属积极协助患者洗脸、喂饭,及时处理大小便保持床单平整,皮肤清洁干燥,可促进疾病康复,能有效预防褥疮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若无特殊变化,遵医嘱可下床活动,适当活动可促进神经系统恢复。
2.5 用药指导 神经外科较常用脱水降颅压药(甘露醇、速尿),巴比妥类、鲁米那,氯丙嗪、异丙嗪,抗生素及营养脑细胞药物,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名称、作用、副作用、剂量、用药方法等。特别是甘露醇类药物在烦躁及昏迷患者中运用时要交待家属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造成皮肤组织坏死,此外,用脱水降颅压药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用药过程需要配合临床化验检查。
2.6 出院指导 颅脑损伤是一类较广的疾病,发生率在全身各部损伤中占第二位,死伤率及致残率却占第一位。患者通过手术后幸存下来,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意识、认知、感觉、语言)。此外,对昏迷患者还可能继发合并症和原有疾病均可加重,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生活、工作,出院仍需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丰富饮食,继续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仍对家人和社会中存在,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1~2个月到院复查,颅骨缺如患者外出戴帽半年后回院做钛骨修补术。
3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绝大部分由昏迷逐渐到清醒,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均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我们对本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采取患者及家属易接受教育方式,在心理、饮食、休息、用药、疾病方面给予指导,结果并发肺炎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褥疮1例。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正确面对现实,理智对待疾病。在传统医学模式中人们只注重脑,在临床治疗中忽略了作为社会人的功能恢复需要[2]有效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与其主动配合。有利提高护理水平,这充分表明护士在患者的健康促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使得患者在疾病康复中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患者家庭、社会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代珍,袁群.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6,5(17):134.
2 邹玉萍,庞远梅,陈龙.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8(3):15.
3 李敏,李秋元.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