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
发表时间:2011-06-15 浏览次数:490次
作者:黄 松, 严召喜, 罗志军 作者单位:(贵航集团303医院 神经外科, 贵州 平坝 561100)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越性。方法: 120例高血压脑出血均采用锁孔手术治疗,术后配合常规治疗。结果: 存活108例,其中无神经功能障碍者20例,生活能自理者63例,重残2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 采用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神经外科手术; 锁孔手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死亡率及致残率也居高不下,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1~3]。由于颅脑结构的特点,高血压脑出血常因压迫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而威胁生命,传统的开颅治疗清除脑内血块能解除中枢的压迫作用,但手术创口大,对中枢功能干扰大,而锁孔手术创口小,对中枢功能的干扰小。我科2003年以来开展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基底节出血92例,小脑出血10例,脑叶出血18例;神志清楚23例,嗜睡及浅昏迷70例,深昏迷17例;有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103例,去大脑强直4例。全部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病史12例,血脂增高21例。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全麻。以血肿为中心,避开重要功能区,作5 cm长皮肤切口,钻孔后扩大骨窗约2.5 cm×2.5 cm大小,悬吊硬膜后十字切开,用脑穿针试穿血肿并以此作为创道方向引导。切开皮质达血肿区,直视下清除血肿。血肿清除时不可操之过急,不能过度牵拉脑组织。先清除视野内血肿,周围盲区的血肿可因压力关系推挤至视野下。寻找可能出血点,并电凝血。注意保护血肿及脑组织之间的水肿白质,减少出血。冲洗后可置一引流管,硬膜缝合,硬膜外不需引流。
2 结果
120例手术病人采用锁孔手术治疗,手术入口选择颞部92例,枕顶部28例。术后病人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严重脑水肿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高血糖、消化道出血5例;植物生存2例。生存病人平均清醒时间为1.3 d,其中约60%的病人在术后6 h内清醒,12 h后能进食。生存病人中无神经功能障碍者20例,生活自理者63例,完全瘫痪者27例。
3 讨论
锁孔手术由WiLson[4]在1971年初首先提出,是微创神经外科的标志。其宗旨是根据病灶特点及正常解剖设计手术入路,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去除不必要的结构暴露或破坏,以最小的创伤取得最好的手术疗效[5]。此法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其优点在于皮肤切口小,开颅范围小,对正常脑组织的显露和干扰少,手术损伤小,减轻了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所需手术器械简单易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现今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大致为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及钻颅血肿碎吸术,此两类手术各有优缺点。前者能最大限度的清除血肿,快速减压,止血彻底,但创伤较大,暴露范围大,误伤几率大,出血多,病人恢复慢,不少病人由于体弱病重,其术后病死率可高达34.8%~70%[6]。后者创伤小,不用暴露脑皮质,局麻下可操作,但穿刺时带有盲目性,可引起新的出血,尤其在合并AVM动脉瘤的病例,止血困难,减压效果不充分。而锁孔手术定位精确,暴露的脑组织仅约2.5 cm×2.5 cm,减少了误伤及感染几率,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充分,不仅解除了血肿造成的占位性压迫,还阻断了血肿溶解与吸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脑损害,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水肿。锁孔手术后患者恢复快,本组术后存活病人中,约60%的病人在术后6 h内清醒,12 h后能进食,足以说明此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锁孔手术也有其局限性,在清除血肿后有可能加重脑水肿,术前已有脑疝形成者,仍需行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术后发生的颅高压,抢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叶芹.15例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0):58-59.
[2]徐恒敏.CT导向微创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9):93-94.
[3]王笃前,于守永,徐勇,等.微创小骨窗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8):88-90.
[4]赵继宗,张植茂.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2(1):10-13.
[5]兰青.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概论[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4):157-159.
[6]任宇红,李新江.直切口小骨窗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