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9-13  浏览次数:396次

  作者:胡晓雁 肖志杰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6例,予常规治疗,即丹参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2周。治疗组6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30%,对照组有效率71.2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脑梗死;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及就诊时间,采用溶栓、抗凝、脑灌注神经细胞保护等治疗方法,降脂治疗在脑卒中防治中的作用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976年Akira Endo发现他汀类药物能强烈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2CoA)还原酶活性[1]。这是继阿司匹林和降压药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现将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135例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41岁~79岁,平均60岁。病程2 h~7 d。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35例,小脑15例,脑干5例,皮质6例,多发性8例。对照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40岁~78岁,平均60岁。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32例,小脑12例,脑干6例,皮质7例,多发性9例。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均行脑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两组在性别、年龄、梗死面积、梗死部位、既往史、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丹参20 mL加入706代血浆500 mL中静点,1次/d,疗程2周。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口服。而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

  1.3 实验室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流变学、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1.4 疗效评定与统计学方法

  疗效评定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标准[3]评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两组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作为有效;将无变化、恶化、死亡作为无效。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χ2=9.63,P<0.05

  2.2 实验检测

  治疗后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改变。

  2.3 不良反应

  69例中4 例出现上腹部不适,改为饭后服药,症状消失,余无其它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在病灶区可存在缺血性梗死、缺血性半暗带和充血性梗死等,其中缺血性半暗带的脑组织损伤是可逆的。关键是用何种方法抢救半暗带区的脑组织,使其功能恢复。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抗凝、降纤等,都只针对脑梗死后单一环节进行治疗,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2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本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调控血脂药,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降胆固醇药物。近年的临床试验和汇总分析表明,它的作用除降低血脂外、还可阻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改善内皮细胞的血管舒缩功能、增强内皮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增强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以及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等作用[4]。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因这类药物可能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层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数量及活性作用有关。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合成增多,舒张血管平滑肌调节部分脑灌注。而与这些观察相一致,增加NO的活性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他汀类药物可上调eNOS的表达从而放大这种效应[5]。左旋精氨酸能促进NO的生成从而能明显增加缺血半暗带的血流灌注[6],另外他汀类药物能调节弹性纤维形成、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而促进脑血流[7],大量应用他汀类药物2周后,增加半暗带血流[8]。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急性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另外他汀类药物还对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Amarenco等2003年前对有关他汀类药物预防卒中的26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9],服用他汀类药物卒中减少21%,而且无增加出血性卒中。对超过90 000个患者进行的meta2分析中可知,他汀类药物降低LDL的效果为35%~80%,但对于曾经发生过卒中的患者无预防复发的作用,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比脑卒中发生率高有关。

  总之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防治脑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尽管机制非常复杂,但是在缺血性脑卒中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并对脑梗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 Endo A,Kuroda M,Tsujita Y.ML-236A,ML-236B,and ML-236C,new inhibitors of cholesterogenesis produced by penicillin 2umcirinium[J].J Antibiot,1976,29(12):1 346~1 348.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 791.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3.

  [4] 刘志军,范生尧.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11(4):260~262.

  [5] Yamada M,Huang Z,Dalkara T,et al.Endothelial nitric oxid synthase-dependent cerebral blood flow augmentation by L-arginine after chronic statin treatment[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0,20(4):709~717.

  [6] 王成章,魏士贤.他汀类药物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8(4):251.

  [7] Calabro P,Yeh ET.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statins[J].Curr Opin Cardiol,2005,20(5):541~546.

  [8] Endres M,Lauf s U,Huang Z,et al.Stroke protection by 3-Hydroxyl-3-met hylglutary(HMG)2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mediated by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J].Proc Nat Acad Sci USA,1998,95:8 880~8 885.

  [9] Amarenco P,Labreuche J,Lavallee P,et al.Statins in stroke prevention and carotid at herosclerosis:systematic review and up-To-Date meta 2 analysis[J].Stroke,2004,35:2 902~2 90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