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150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0-07-29 浏览次数:388次
作者:张鸿志 作者单位:025150 内蒙古赤峰,赤峰市巴林右旗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微创穿刺方法治疗颅内血肿。方法 选择150例颅内血肿病人,通过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方法治疗颅内血肿病人,在治疗中观察病人病情、血肿引流量及血肿性质的变化,复查CT,2~7天拔针。结果 150例病人中有6例死亡,其中术后家属放弃治疗3例,1例突发再次颅内出血死亡。其余144例全部生存。16例留有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方法简便、定位准确、费用低、创伤小、安全有效,可较彻底清除血肿。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穿刺
我院自2005年至今统计有150例颅内血肿病人,这些病人均采用微创穿刺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其中男101例,女49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21天。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52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106例,产伤1例。经CT扫描示:后颅窝血肿12例。幕上血肿为138例,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12例,150例病人用多田公式计算:V=π×L×层数(sline),血肿体积最大200ml,最小8ml。
1.2 手术方法 经CT扫描定位,确定血肿中心与头皮体表最近处定位,避开颅内血管投影,常规头皮消毒,局麻生效。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血肿中心与体表最近距离为穿刺针的长度),用电钻在无菌条件下将穿刺针头快速置入血肿中心,抽出针芯,拧紧针帽,接好导管,抽吸血肿,并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2万u,夹闭4h后开放外流,每天冲洗血肿腔并注入尿激酶2次,动态观察病人病情、血肿引流量及性质变化,复查CT,2~7天拔针。
2 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6例死亡,其中术后家属放弃治疗3例,1例突发再次颅内出血死亡。其余144例全部生存,这些病人中后颅窝血肿,硬膜下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全部生存且恢复良好。经随访16例留有偏瘫,生活不能自理。
3 讨论[1,2]
颅内血肿,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病情危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除及保守治疗外,外科手术方法有“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穿刺治疗技术”,其中穿刺技术又分“硬通道穿刺技术”和“软通道穿刺技术”及“立体定向方法颅内血肿清除技术”,但开颅手术方法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还要受病人各种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和所处医疗环境的限制,适应证较为局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方法简便,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护理方便,局麻定位,安全有效,其特点为针钻一体结构,且具有自锁功能,可以较彻底清除血肿,不需复杂设备及环境,易于边远山区及基层开展。特别增加了针形血肿粉碎器,对残存的血肿及坚密的血块通过血肿粉碎器,对血肿击碎,保证术后血肿引流效果,但应说明的问题如下:(1)手术时机:一般对高血压出血病人,在出血4~6h后进行,但特别是病人病情进行性加重,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意识状况持续加重及脑疝前应及时清除血肿,这样可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打破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2)穿刺方向:一定要以CT片上血肿最大平面上测出的血肿中心距头皮最近距离,此点一定要垂直此平面所在中线平面,穿刺时应避开大血管,静脉窦及重要功能区。(3)禁忌证:①多功能器官衰竭或已处脑死亡病人;②家属及病人不愿接受此种手术者;③动脉瘤及动脉畸形病人;④长期服用抗凝药及凝血机制障碍者;⑤心肺功能衰竭,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呼吸心搏骤停者。
【参考文献】
1 赵荣智. 高血压脑出血CT分类及判定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法的意义. 中华外科杂志, 1986, 24(11): 674.
2 陈牺光.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术. 大连医学报, 1991,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