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发表时间:2010-04-30  浏览次数:443次

  作者:孙淼 管 勇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 青岛 266011

  【摘要】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144例三叉神经痛病人采取显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术,并对手术路径、神经梳理平面及神经血管隔离方法进行改良。术后随访1~9年。 结果  手术总有效率100%,仅1 例听力明显下降,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是治疗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方法,手术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减压术 外科

  1993年6月~2003 年6月,我科运用微创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62例,女82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岁。病程3~18年,平均10.5年;均为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行头颅CT 检查16例,薄层MRI扫描128例,其中96例显示脑神经和相应血管关系密切。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侧卧位。取耳后直切口,长度4~6 cm。锁孔开颅,保留骨瓣,骨窗直径1.5~2 cm,平均1.75 cm。“∧”形切开硬脑膜,向内下牵拉小脑,解剖桥小脑角池可见岩静脉及深部的三叉神经。如岩静脉影响手术操作,可将岩静脉电凝切断。辨认责任血管,分离时先推移责任血管,使神经与血管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再于二者间垫入哑铃状涤纶隔离片,并衬以明胶海绵。分离责任血管后以细钩插入相应神经干中,贯穿神经纤维纵形分离,梳理长度为颅后窝全长的2/3,梳理平面约10~16个。

  术中见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主要是小脑上动脉72例 (50%),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16例 (11%) 或两者均有34例 (24%)。椎动脉4例 (3%),岩静脉加无名静脉6例 (4%),未发现责任血管12例 (8%)。本组132例病人术中证实存在微血管压迫神经,其中1个压迫点92例,2个压迫点40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12 例,其中8例为蛛网膜增厚黏连,4例无异常发现而仅行神经梳理。根据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压迫方式,可分为无接触、接触而未见压迹、压迹明显、环绕及贯穿5种类型。压迫部位近脑桥处 (<5 mm) 56例,>5 mm 10例。

  2 结   果

  2.1 手术疗效 术后1周,141例病人达到满意止痛效果,3例疼痛部分减轻,早期有效率97.92%。术后随访1~9年,平均6.5年,无一例复发,总有效率100%。

  2.2 术后并发症 面部感觉减退或麻木42例,其中4例曾行射频手术;手术侧口唇疱疹52例,一过性听力下降或耳鸣12例,一过性轻度面瘫4例。

  3 讨 论

  3.1 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术 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导致了手术方式的多样性及手术疗效的不确定性。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可保留脑神经,不遗留永久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Jannetta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本组132例责任血管中有动脉也有静脉,与神经的关系有接触型、压迫型及贯穿型,如仅按Jannetta减压法会出现无效或复发。有研究[1]表明部分病人症状改善,与血管减压程度无关,而是手术破坏了神经内部环境的结果。我们认为,责任血管为静脉,对神经产生黏连压迫或贯穿均应进行神经梳理,尤其是无责任血管而神经未见异常者;若脑神经有明显的血管压迹可不行神经梳理。梳理层面以10~15个为佳,沿神经长轴进行,梳理长度尽量达到整个颅内段。

  3.2 微创手术方法 耳后切口约4~6 cm,刚好位于静脉窦边缘,不易损伤静脉窦,也较易寻找神经。用铣刀行类圆形骨窗开颅,平均直径1.75 cm,可充分利用不留盲点。术后回纳骨瓣,保证颅腔的完整性。“∧”形切开硬脑膜,张力小利于缝合,且小脑组织不易突嵌于硬脑膜切缘,减少了损伤。手术操作均在显微镜下进行,不仅有良好的照明,而且可多角度观察,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和过多牵拉周围组织。

  3.3 手术疗效及术后复发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70%~96%[2,3],复发率2%~30%[3,4]。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复发,我们对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在微血管减压的基础上辅以神经梳理;且选用难以吸收的涤纶片作为隔离物,并做成哑铃状以防移位,同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微血管减压术的适应证:①顽固性疼痛或痉挛,经长期服药逐渐无效或副作用明显者。②采用封闭、周围分支手术或射频治疗后复发者。③有两种或以上上述症状者。④排除颅内肿瘤及动脉瘤。

  【参考文献】

  [1] Chang JW, Chang JH, Choi JY, et al. Role of post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the facial nerv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ifacial spasm [J]. Neurosurgery, 2002; 50(4): 720-726.

  [2] Tyler-Kabara EC, Kassam AB, Horowitz MH, et al. Predictors of outcome in surgically managed patients with typical and atypical trigeminal neuralgia: comparison of results following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J]. J Neurosurg, 2002; 96(3): 527-531.

  [3] Kondo A. Follow-up results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in trigeminal neuralgia and hemifacial spasm [J]. Neurosurgery, 1997; 40(1): 46-52.

  [4] Sindou M, Mertens P. Microsurgical 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in trigeminal and glosso-vago-pharyngeal neuralgias. A twenty year experience [J]. Acta Neurochir(Wien), 1993; 58(Suppl): 168-17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