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降血脂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569次

  作者:白军杰

  [摘要] 目的 观察降血脂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随机将1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1±7)岁]在常规应用脑梗死药物基础上加用降血脂药:阿托伐他丁10 mg qd po或非诺贝特100 mg tid po,对照组92例[男48例,女44例;年龄(60±8)岁]常规应用脑梗死药。 结果 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5%和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明显P<0.05。 结论 血脂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关键词] 降血脂药;脑梗死;临床观察

  高血脂是脑梗死的重要易患因素,血脂的高低直接影响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我院2005年5月~2006年8月对脑梗死患者使用降血脂药干预治疗192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均为发病后由脑CT证实,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1],入院后常规检查血脂增高,其中单纯血清总胆固醇增高(TC)56例,甘油三酯(TG)增高25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增高111例。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分型:轻型<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0~45分,随机分治疗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1±7)岁,其中轻型30例,中型44例,重型26例。对照组92例,男48例,女44例,轻型25例,中型49例,重型18例,平均年龄(60±8)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型、血脂水平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常规应用小剂量甘露醇、钙离子拮抗剂、奥扎格雷钠、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10 mg,每天1次口服或非诺贝特100 mg,每日3次口服,分别在用药后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检测血脂和脑神经功能。其中1例TC低于2.7 mmol/L停用,对照组1例死于肺心病。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于出院后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基本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基本消失;显效:瘫痪肢体肌力恢复到4~5级,语言障碍部分恢复;有效:瘫痪肢体肌力2级以上,语言障碍部分恢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恶化:病情加重。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见表1、表2。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 经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该类药不仅可以抑制肝内胆固醇的合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抗血管平滑肌增生,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故该类药物除作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外,目前更广泛地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3],常用药物辛伐他汀和新一代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是最新问世的他汀类药物,起效快,半衰期长,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增高(T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效且作用较辛伐他汀强而副作用不增加[4]。

  非诺贝特属于氯贝丁脂类降血脂药,具有显著的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其疗效确切,耐受性好,毒副作用较小,且价格适中,故临床应用较多。调脂治疗是一个长期,故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选择疗效确切作用强,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药物,同时还应考虑药物不良反应、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价格等因素,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才能起到辅助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张印俊.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6):241-245.

  4 黄震华.新型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1):54-56.

  5 王新德.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中华神经科杂志,1988,21(1):59.

  作者单位: 461000 河南许昌,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