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附196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98次
作者:熊铁农,成军群,张全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南省总队医院细胞刀中心,湖南长沙410006)
【关键词】 帕金森病;立体定位技术;丘脑腹中间核;苍白球内侧部
我院自2001年3月~2005年5月应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im)、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帕金森病(PD)19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19例,女77例;年龄36~80岁,平均64.3岁。术前均经左旋多巴类药物系统治疗。病程2~15年,平均5.6年。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以震颤为主84例,僵直和运动迟缓为主35例,震颤和僵直混合型77例。Hoehn和Yahr分级(关状态)Ⅱ级109例,Ⅲ级80例,Ⅳ级7例。
1.2手术方法术前停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局麻下平行于前连合(AC)-后连合(PC)线安装CRW定位头环,行头颅螺旋CT基底核区2mm薄层扫描。计算机工作站上确定AC、PC及其连线(IC)。Vim靶点坐标设定在AC-PC层面后连合前5~7mm,正中矢状线旁开13~15mm。Gpi靶点坐标取IC中点前2mm,IC线下4~6mm,正中矢状线旁开18~22mm。计算靶点CT扫描野坐标,并将其转换为CRW定位头架坐标。术中通过导针用微推进器以微米数量级向靶点方向送入微电极。微电极从CT靶点上10mm开始记录,在计算机上显示沿途记录到的细胞电生理信号变化。根据微电极测得的结果确认靶点,确认后的靶点称为电生理靶点。更换射频电极,将射频电极送至电生理靶点,采用2Hz及100Hz弱电流分别行电刺激实验,确定有无视束及内囊反应,根据微电极及刺激结果进行靶点调整。确定靶点后,先以45℃、40s进行可逆性毁损实验,观察病人的意识、言语、视力、肢体运动及感觉情况,症状有改善而无异常神经功能损害表现时,再行70~75℃、60~90s射频热凝毁损。本组行单纯Vim毁损98例,单纯Gpi毁损35例,Vim和Gpi联合毁损63例;其中12例为双侧手术。毁损灶体积:Vim约为4mm×4mm×5mm,Gpi约为5mm×5mm×7mm。
2结果
2.1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在术后7d进行。肢体震颤、僵硬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本组169例(86.2%);症状明显缓解,但残留部分症状为有效,本组27例(13.8%);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本组无。
2.2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本组病例术后出现嗜睡、神志矇眬10例,构音障碍8例,一侧肢体麻木2例,术后行走不能、但肌力检查正常5例;CT均证实靶点周边水肿明显;经对症、脱水治疗后,均于术后2周恢复。1例颅内穿刺道出血,量约30ml,对侧肢体肌力Ⅱ级,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至Ⅳ级出院。无死亡病例。
2.3随访结果随访6~48个月,15例(7.7%)分别于术后7~20个月症状复发,其中10例症状较术前减轻50%左右。
3讨论
Vim毁损术能显著改善PD病人的震颤和肌僵直,但对运动减少症状效果差;Gpi毁损术对震颤的消除不完全,但对肌僵直、运动减少效果较好。我们认为,为了发挥手术的最大疗效,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适应证,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病情属于Hoehn和Yahr分级Ⅱ~Ⅳ级者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较好,年龄低于75岁,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病人可行手术治疗;早期出现左旋多巴衰竭综合征(包括异动症和“开-关”现象)的病人应尽早手术治疗。②术中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微电极记录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③术中应尽量避免脑脊液的流失,以免脑组织移位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引起并发症。④毁损靶点的选择:震颤为主者选择Vim核,以肌僵直、运动迟缓为主者选择Gpi。⑤毁损灶大小:一般情况下,Gpi的毁损灶大于丘脑Vim,前者毁损灶长轴控制在9mm,后者控制在6mm。⑥术后继续服药。因为毁损术只是一种对症治疗,并不能解决病人体内多巴胺缺乏的客观事实,特别是有双侧症状的病人,术后服药仍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