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大脑额叶损伤致共济失调法医学鉴定1例

发表时间:2010-02-26  浏览次数:595次

作者:王道隆,曹代丽,胡国杰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河南平顶山 467000

【关键词】  脑挫裂伤;共济失调;法医学鉴定

  1  案例报告

  张某,男,28 岁,因纠纷与他人发生争执,被多人用木棍、扁担等打击头部受伤,当即昏迷。由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经济条件较差,2 d后才被送到医院治疗。CT 检查示:右额骨骨折,右额叶脑挫裂伤。住院治疗期间,一直诉行走时眩晕,不能快步行走,未发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法医学鉴定时,检查发现伤者行走时双目只能平视,不能双脚并拢站立,移步困难,行走时步幅较小,呈碎步步态;左手有动作性震颤,右手指鼻试验阳性,无眼球震颤和肌张力下降。综合分析认为,符合大脑右额叶挫裂伤所致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2  讨论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是通过2 个反馈回路实现的:①由大脑皮质运动区→脑桥→小脑红核→丘脑外侧核→再返回脑皮层运动区的回路;②随意运动发生后,肌肉、肌腱、关节囊本体感受器的兴奋经脊髓小脑束到小脑,再经小脑→红核→豆脑→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环路。小脑接受从两方面传入信号进行整合后,经反馈环路发回大脑皮质,借此保证躯体的协调、准确和稳定。由于协调肌肉随意运动是小脑的主要功能,脑损伤后共济失调在小脑损伤中较多见,偶有大脑额叶挫裂伤后出现共济失调。本例可能是因为大脑额叶损伤后,累及大脑皮质运动区和小脑的纤维(主要是脑桥—小脑束)联系,使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的运动兴奋指令,不能在小脑进行正常的整合,出现对侧肢体共济失调[1]。对本例的损伤程度鉴定曾存在两种意见:①对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42条的规定,伤者颅脑损伤后当时出现昏迷,但没有出现单瘫、偏瘫、失明、失语等常见的神经系统体征,构不成重伤,应定轻伤;②根据《标准》第43条的规定,颅脑损伤经脑CT扫描显示脑挫伤,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其损伤程度应评定为重伤。 

  由于人体损伤的复杂多样性,《标准》难以涵盖所有损伤,在评定损伤程度时,既要根据标准,又不能机械照搬[2]。事实上,大脑额叶损伤致共济失调严重影响肢体功能,且愈后较差也是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同样也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重大伤害,应评定为重伤。但需具备下列鉴定依据:①明确的头部外伤史;②有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昏迷);③影像学检查(CT、MRI)阳性发现;④伤后出现共济失调的表现;⑤排除其他脑部病变。

【参考文献】  [1] 金桂芳,洪冰,黄鉴政.急性小脑共济失调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4,6(1):53.

  [2] 张建军,贾如,王立颖,等.178例小儿共济失调的病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5,29(7):51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