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障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04次
作者:魏梁锋,王如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福建 福州 350025
【摘要】 目的 探讨板障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板障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治疗结果,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治方法。 结果 病变位于额部2例,顶部1例,颞顶部1例。头颅X-线示圆形或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界清楚,有或无边缘硬化。CT平扫示颅骨局部破坏,内外板变薄、中断,囊肿呈不均匀低密度。MRI检查均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 FLAIR成像显示不均匀高信号。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1例。随访1~44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板障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靠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FLAIR像有助于与蛛网膜囊肿或囊性坏死性脑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预后良好。
【关键词】 表皮囊肿 颅骨肿瘤诊断 外科手术
板障表皮样囊肿 (intradiploic epidermoid cyst) 为少见的颅内肿瘤,我院1993年4月~2006年3月共收治4例,现复习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例,女3例;年龄10~58岁,平均28.8岁。病史1~10年,平均7年。病变均为单发,其中额部2例,顶部1例,颞顶部1例。3例因发现进行性增大的无痛性头皮肿块入院, 1例因反复眩晕伴言语困难入院。体格检查:3例可触及头皮包块,1例不全运动性失语,余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2 影像学检查 3例头颅正侧位X-线片示病变呈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界清楚;边缘硬化1例,无硬化2例。4例头颅CT平扫示病变均位于板障,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为主,呈膨胀性改变,内外板变薄 (图1)。3例MRI检查示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后可见轻度环形强化,其中1例FLAIR成像 (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显示不均匀高信号 (图2)。
1.3 手术方法 均在全麻下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板障内,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向外侵犯头皮并突出颅骨表面,向内压迫硬脑膜并可与其黏连 (图3A)。包膜内容物为黄白色豆渣样组织 (图3B)。剥离包膜后全切除肿瘤。1例见肿瘤组织与部分硬脑膜、脑组织黏连紧密,予以刮除残余囊内容物并电凝烧灼,保留此处包膜与硬脑膜。缺损颅骨行钛板或硅胶成形术。
2 结 果
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 (部分包膜残留) 1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板障表皮样囊肿。1例眩晕伴运动性失语病人术后症状改善。随访1~44个月,平均15个月;无肿瘤复发。
3 讨 论
板障表皮样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常见于颅骨近中线部位的额、颞枕骨。
3.1 发病机制 板障表皮样囊肿的发病机制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在胚胎第3~5周,中、外胚层残余组织异位,成为日后发生先天性表皮样囊肿的病理来源。获得性表皮样囊肿较少见,主要因外伤后表皮细胞种植于板障并不断角化而形成;本组1例有明确的局部外伤史,疑肿瘤源于外伤。
3.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板障表皮样囊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头皮肿块,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局灶性体征。临床上常表现为偶然发现颅骨表面隆起多年,触之橡胶感,无压痛。当囊肿巨大且向颅内延伸时便可能产生颅内高压、局部神经压迫症状、癫、感染或囊内出血;本组1例巨大型囊肿病人即表现为运动性失语,而未触及明显颅骨表面隆起。
板障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其影像学表现有如下特点:①头颅X-线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界清晰,有或无边缘硬化。如合并感染可见高密度硬化边缘[1]。②CT平扫示颅骨局部破坏,可呈火山口样骨质缺损,内外板变薄、中断,囊肿多呈低密度,CT值约-20~+35Hu [2,3]。当囊壁和囊内容物中蛋白、脂类物质、胆固醇结晶含量较多时,CT表现为稍高密度[4]。增强扫描示囊肿内部不强化,囊壁或囊内分隔有时可见强化。③MRI扫描示T1WI呈界于脑脊液和脑实质之间的低信号 (有时因囊内容物成分不同,如瘤内有陈旧性出血或蛋白质含量增高时T1WI可呈不均质高信号),T2WI呈近似脑脊液的高信号,增强后通常不强化 (病灶发生感染时除外)。通过CT和常规MRI扫描,板障表皮样囊肿多能诊断。但当囊肿巨大并向颅内发展,CT上的密度及MRI上的信号不易与脑脊液区分,且术前对病灶边界及浸润较难确定时容易产生误诊。此时,利用FLAIR、弥散加权成像 (DWI) 及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有助于鉴别[5~7]。蛛网膜囊肿或囊性坏死性脑肿瘤和表皮样囊肿在MRI上有类似表现时,其在FLAIR、DWI成像上呈低信号,而表皮样囊肿则呈高信号。另外,表观弥散系数 (ADC) 可对不同组织的弥散特性进行有效量化,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2]。本组1例巨大型板障表皮样囊肿入院时曾误诊为颅内囊性胶质瘤,直到手术前再次仔细研究CT和MRI扫描结果,尤其是磁共振FLAIR成像后,才得到正确诊断。
3.3 治疗 表皮样囊肿对放疗不敏感,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手术不仅能明确诊断,还可以解除症状,美化容貌,及避免神经压迫、脓肿形成、出血和恶性变等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小心剥离并完整切除囊壁,使囊肿得以全切。如果囊壁与硬脑膜黏连紧密,可将两者一并切除并行硬脑膜修补,但应注意避免损伤脑组织。本组1例部分硬脑膜与囊壁和脑组织均黏连严重,未强行分离而将其烧灼后保留。本病术后一般预后良好,其复发率约8.3%~25%,偶有发生恶性变的报道[8]。
【参考文献】 [1] Jaiswal AK, Mahapatra AK. Giant intradiploic epidermoid cysts of the skull: a report of eight cases [J]. Br J Neurosurg, 2000; 14(3): 225-228.
[2] 葛体池, 许崇永, 王志强, 等. 颅骨表皮样囊肿的CT诊断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6(7): 367-368.
[3] 庄明, 何银, 周胜利. 枕骨表皮样囊肿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J]. 放射学实践, 2003; 18(2): 118-119.
[4] 杨小平, 李坤成, 于春水, 等.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与病理所见对照分析 [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7): 573-576.
[5] Annet L, Duprez T, Grandin C, et 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measurements within intracranial epidermoid cysts in six patients [J]. Neuroradiology, 2002; 44(4): 326-328.
[6] 温洋, 戴建平, 高培毅. 高场DWI及FLAIR在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中的价值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21(4): 544-547.
[7] Chen S, Ikawa F, Kurisu K, et al. Quantitative MR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epidermoid tumors by fast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imaging and echo-plana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J]. Am J Neuroradiol, 2001; 22(6): 1089-1096.
[8] Kveton JF, Glasscock ME 3rd, Christiansen SG. Malignant degeneration of an epidermoid of the temporal bone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86; 94(5): 63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