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579次
作者:刘晏,许庆英,聂卫霞 作者单位: 030500 山西太原,山西古交矿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7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17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对174例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选取发病在17天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男72例,女30例;年龄40~89岁,平均(68±2)岁。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重型(31~45分)10例,中型(16~30分)35例,轻型(0~15分)37例。对照组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42~91岁,平均(67±2)岁。分为重型5例,中型30例,轻型8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舒血宁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一般使用1~2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一般使用1~2个疗程。两组同时予以维生素、抗生素及脱水剂。入院病人治疗前均检查血常规、血脂、凝血系列、心电图、头颅CT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肌力恢复为主。显效:肌力恢复5级;有效:肌力达3级以上;无效:肌力达3级以下。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略)
注: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2],粥样斑块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沉积,并参与血液凝固、纤溶和抗纤溶的过程,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在脑梗死的发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降低血浆黏滞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成为治疗脑梗死的重要环节。
专家们再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分析中发现提取物的黄酮类、白果内酯、银杏内酯为其主要成分。其中黄酮类能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脏器血液循环及末梢微循环。而白果内酯、银杏内酯具有很强的PAF受体阻断作用,拮抗PAF,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微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银杏提取物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他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膜,防止自由基对机体造成血栓、炎症、动脉硬化等一系列损害。实验表明,黄酮成分能够减少游离大鼠脑神经元和Ca2+―超载神经元的氧化代谢,有助于保护神经原和清除脑水肿。Krieglstein等学者证明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可使脑梗死的脑缺血面积明显减少,改善脑缺血所致的行为障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我们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对照,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5.5%。两组治疗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卡方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舒血宁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理想的药物。应用过程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该药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