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513次
作者:周雪珍 作者单位: 525000 广东茂名,广东医学院附属第三院脑系一区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卒中与卒中后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80例脑卒中患者2年追踪观察,分析癫痫与脑卒中的年龄、性别、卒中的部位、病变的大小、脑卒中的类型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病变累及大脑皮层,大面积卒中更容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结论 卒中后癫痫发生易患因素依次为卒中的部位、卒中病灶的大小。
【关键词】 脑卒中;癫痫
分析我院近2年收住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以进一步了解卒中后癫痫的易患因素,现将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病例来自我院近2年收住的患者,其中男 55例,女25例;脑梗死60 例,脑出血20例;80例患者中有癫痫发作9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1],卒中部位按皮层和皮层下分类,病灶直径>4cm或病变累及两个脑叶或以上的为大面积,癫痫的发作均为随访期间发作,发作时间<2周为早期发作,>2周为晚期发作。由表1可看出卒中后癫痫与年龄、性别、卒中的类型无明显相关,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皮层病灶与皮层下病灶比较,皮层病灶更易出现卒中后癫痫。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1.2 病灶的大小与癫痫发生关系 大面积与小面积比较,大面积卒中更易发生卒中后癫痫,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见表1。
表1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略)
2 讨论
脑卒中后癫痫按时间分为早期发作(中风后2周内)和晚期发作(中风后2周后),本文资料提示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12.5%,卒中后癫痫的发作与年龄、性别、卒中的类型差异无显著性,而与病灶的大小、部位有关,尤其与皮层损害更容易引起癫痫发作。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2]早期癫痫发作与以下因素有关:(1)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升高影响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引起痫样放电;(2)中风后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破坏,并由于应激反应使体内有关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引起异常放电;(3)脑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血管痉挛,神经元缺血缺氧使钠泵衰竭,使神经细胞细胞膜过度除极化而引起癫痫发作。而晚发癫痫可能与坏死组织的机械刺激、神经细胞的变性及胶质细胞的增生有关。
根据卒中后癫痫发病的机制,卒中后早期癫痫一般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可根据病情临时选用安定类药物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治疗,一旦早期血肿、水肿等因素逐渐消退,癫痫一般能控制,而晚发癫痫主要与中风囊的形成和神经元变性形成的慢性病灶有关,一般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首选卡马西平。本文资料还提示部分卒中癫痫患者MRA提示有血管畸形和动脉瘤,但因样本较小,还需进一步了解,但如合并卒中后癫痫要积极进一步检查明确卒中的病因,以免延误诊治。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29(6):379.
2 胡立文,刘,陈巍.中风后癫痫发作的诊治.北京医学,200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