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50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6-11  浏览次数:940次

胆石症属于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近年来,胆石症发病率持续升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医范畴认为,胆石症发病机制主要是胆附属肝,脉络相连、胆汁化生、肝胆表里、肝失疏泄、瘀滞过久,进而生成胆石[1]。对胆石症患者,给予中西医疗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105例胆石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胀痛、黄疸及发热等;生命体征表现为胆囊处存在明显的触痛症状,腹肌处于紧张状态;经过B超检查发现,胆道处有强光回声,且存在声影,当患者改变体位时,光团也会随之移动。将胆囊感染、胆囊积脓、胆囊积水、胆囊穿孔、腹膜炎性反应等患者排除。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5例,男30 例,女25例;年龄25~78岁,平均(36.8±4.3)岁;病程3~8 年,平均(4.7±1.3)年;疾病类型:38例为胆囊结石,17例为胆管结石。研究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26~77岁,平均(36.3±4.1)岁;病程3~9年,平均(4.8±1.2)年;疾病类型:35例为胆囊结石,15例为胆管结石。两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补充输液、禁止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即静脉滴注2 g的头孢曲松钠,100 ml 的生理盐水,2次/d,同时静脉滴注0.4 g的左氧氟沙星,2次/d。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大柴胡加减汤进行治疗,中药配方:金钱草30 g、柴胡15 g、海金沙15 g、半夏10 g、生姜10 g、白芍10 g、郁金10 g、鸡内金10 g、积实10 g、黄芩10 g、生大黄 6 g、炙甘草6 g、红枣10 g[2]。然后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加减药物,若出现腹痛者,可加以适量的川谏子和玄胡,以起到行气活血、缓解疼痛的作用;若出现腹胀者,可加以适量的陈皮和厚朴,以起到益气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若出现黄疸者,可加以适量的虎杖、茵陈及桅子,以起到清热消毒、利尿退黄的效果;若出现发热者,可加以适量的蒲公英、金银花,以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每天煎服1剂,每天服用2次,服用剂量200 ml。治疗期间,对患者呼吸、体温、血压计脉搏进行密切观察,看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同时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1.3 临床疗效标准[3]:治愈:胆石症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过B超检查发现结石已经完全排出;有效:胆石症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过B超检查发现结石明显缩小;无效:胆石症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经过B超检查发现结石未发生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胆石症属于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其主要是胆汁循环功能障碍、胆汁严重瘀滞、胆漏感染、胆汁质变等因素引发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胆囊功能的重要性,注重采取保胆取石的治疗方法。中医范畴认为,胆石症主要是胆附属肝,脉络相连、胆汁化生、肝胆表里、肝失疏泄、瘀滞过久而形成的。胆是人体六腑重要器官,应保持通顺,而胆汁由肝脏精气形成,当肝脏疏泄正常时,胆汁才能排泄通畅,反之,胆汁易排泄障碍、生化失常,进而瘀滞成石[4]。

以往临床上主张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虽然能够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但是未能起到良好的排石效果,且预后效果较差,复发率较高。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给予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大柴胡加减汤进行治疗,配方中的柴胡属于清虚解热药物,能够起到顺畅胆道、疏理肝气的作用;金钱草能够利尿排石、清热解毒,临床药理角度来看,其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增强胆囊收缩功能,进而促进胆酸形成及排泄,使括约肌得到松弛,同时能够消除炎性反应,有利于排除胆道内结石[5]。大黄能够消除积滞、清热祛湿,从临床药理角度来看,其能够增加胆汁排泄量,使括约肌得到松弛,同时能够增强胆囊疏泄功能,使胆道得到有效冲洗,以将结石有效排出。黄芩具有清热祛湿、疏通肝胆的功效;郁金有益气活血的作用;鸡内金具有健胃、溶石及消石的效果;海金沙能够利尿消石;半夏能够消痞散结、化痰祛湿,健胃止呕;白芍能够益气活血、敛肝镇痛;枳实能够清肝利胆、行气疏肝;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木香能够镇痛、健胃、益气、消食;郁金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的功效;甘草则作为配方中的调和药物。而加减配方中的川楝子能够深入肝经,消除湿热、益气疏肝、清热止痛;玄胡具有以益气活血、散瘀止痛的效果;两者联用,可消除腹痛症状。厚朴在腹胀便秘、痰壅气逆、食积气滞等症状中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陈皮具有化痰祛湿、健脾益气的作用;两者联用,可消除腹胀症状。茵陈在恶心、呕吐、气阻食滞等症状中具有良好的缓解小错;虎杖具有利胆退黄、化痰定痛、清热解毒、利湿散瘀的作用,桅子具有良好的利胆效果,三者联用,能够消除黄疸症状。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祛湿的作用;蒲公英具有清热散结、利尿解毒的功效,两者联用,能够消除发热症状。诸药联用,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肝气、利胆排石的作用。通过对肝胆疏泄进行有效调理,恢复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以达到消除临床症状,排出结石的效果。中西医疗法的功效主要表现为:止痛,能够消除炎性反应、解痉活络,使各种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消除;溶石,能够使胆囊和胆道内结石溶化脱落,以有利于胆汁排泄、排石,能够增强胆囊收缩功能,使胆管得到扩张,且胆汁分泌量得到增加,以有利于结石的排出;能够增强肝胆疏泄功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具有良好的结石预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西药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

总之,给予胆石症患者中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愈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4 参考文献

[1] 程晓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45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9(5):64.

[2] 王 晖,杨玉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60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8(5):75.

[3] 李 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56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10):98.

[4] 陈松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进展与展望[J].中医临床研究,2011,12(8):87.

[5] 陈 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64例临床体会 [J].中国实用医药,2011,32(1):11.

[收稿日期:2014-03-14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