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945次

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后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现代社会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以及各种药物的使用,致使细菌的抗药性逐渐增高,同时导致抗生素不起作用[1-2]。因此,笔者主要探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以及使用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3年6月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案例共400例,男220例,女180例,年龄20~80岁,平均46岁。在数据中排除了心、肝、肺、肾以及糖尿病的患者。而且所有患者手术前的体温均≤37℃,除此之外,均无药物过敏的历史,而且3 d内没有接受过与抗生素有关的治疗。数据中,腹股沟疝60 例,胆道结石及感染106例,阑尾炎5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4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37例,以及腹部外伤58例。

1.2 抗生素的选择及使用方法:抗生素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用,常见的抗生素有头孢唑琳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和硝基咪唑等。按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来说,抗生素则分为手术前和手术后使用,手术前使用就是在手术前1~2天使用抗生素,手术后2次/d,在手术后使用则是在手术后的3~5 d 连续使用。而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则是在手术前的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使用,也就是麻醉诱导期来使用抗生素。但是,倘若手术时间过长,超过了3 h,则会再次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的注射就是用生理盐水把抗生素稀释后快速进行静脉推注。

1.3 研究对象的观测指标:①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感染的情况观察需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诊断标准,判断切口部位是否有肿、红、痛、热以及筋膜组织上产生脓性物质,以及在拆线以后是否有脓液渗出,只要出现上述症状,不管有没有确切的细菌学上的证据,一律判定为切口感染。②住院时间: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时间主要是观察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以及全部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0例病例中共有10例发生了切口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 2.5%,其中Ⅰ类、Ⅱ类、Ⅲ类切口感染分别为0例、4例和6例;而发生Ⅱ类和Ⅲ类切口感染状况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发生Ⅰ类切口感染的患者时间长。发生切口感染状况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及使用方式的关系:患者在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的感染率为1.21%,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感染率为6.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联合用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 6.80%,严重高于单一用药的使用患者感染率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抗生素的选择:在10例切口感染的患者中进行脓液细菌的培养,在10例病例中以大肠杆菌的感染最为常见,病例有6 例,其次是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在6 例大肠杆菌的切口感染中,通过药敏试验了解到其中有4例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琳钠具有耐药性。在其中用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哌酮治疗的1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药敏试验中了解到菌株对青霉素具有耐药性。还有1例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在药敏试验中显示对头孢菌素耐药,对青霉素较为敏感。

3 讨论

从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具体的手术后对于Ⅰ类切口,正常情况下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感染的预防。但是对于第Ⅱ类以及Ⅲ类切口一般情况下主张使用抗生素。Ⅰ类切口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点对象,而Ⅱ类和Ⅲ类切口是必须运用抗生素来进行预防的,否则一旦伤口感染,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结果。除此之外,合理的正确的运用抗生素也是可以直接影响到切口感染率以及切口感染的情况。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进行药敏试验。综上所述,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药敏试验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使用抗生素之前,都要进行药敏试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患者对症下药。最为重要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现代社会抗生素种类多种多样,因此,正确的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4 参考文献

[1] 陈荣海,马桂涛.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 [J].河北医学,2011,17(1):78.

[2] 修成浩,修乘波.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2012,5(10):63.

[收稿日期:2013-12-28 编校:徐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