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0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2-07-04 浏览次数:823次
作者:李海峰,王荣寅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科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0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 全部病例无中转剖腹,平均住院时间为4 d。无伤口感染、肠黏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避免切口感染,减少肠黏连、肠梗阻的发生,尤其适合于肥胖、小儿、老年人及诊断未明的腹膜炎患者。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临床医生认识的提高,此项技术逐渐普及。我院自2007年11月开展腹腔镜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4例,慢性阑尾炎6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气管内麻醉。于脐下缘做一1 cm弧形切口,巾钳提起两侧腹壁,插入气腹针试水,确定气腹针在腹腔内后连接气腹机,拔针置入的1 cm trocar再放入腹腔镜,观察全腹腔,确诊后,于耻骨联合上2 cm处置入5 mm套管(主操作孔),左髂前上棘内2 cm放入3 mm套管。此时患者采用头低脚高位,向左倾斜20°,目的是使肠管和大网膜离开右下腹,充分暴露回盲部。术者和助手站于患者左侧头部。沿结肠带寻找阑尾,用分离钳分离阑尾周围的黏连,用抓钳抓住阑尾尖端向上提起,并保持一定张力,用电凝钳分次电凝,或电钩电凝后剪断阑尾系膜至根部,用可吸收钛夹夹闭系膜,电切。距阑尾根部约5 mm和10 mm处用可吸收钛夹夹闭阑尾、剪断。电灼阑尾残端黏膜,不做包埋。逆行切除的阑尾需先电凝阑尾根部后再切断阑尾,更换5 mm镜后阑尾从脐部套管内取出。如阑尾肿大大于10 mm取出困难时,则放入带大拇指指套将阑尾置入橡皮指套内,从脐部拖出边缘,再分次撕碎取出。腹腔脓液较少时用小纱布块拭净即可,若腹腔内脓液较多,特别是右膈下积脓时,则先用吸引器吸净脓液,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
1.3 治疗结果 本组7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20 min,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未有感染。术后4~6 h可进食流质,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2~4 d,无1例出现并发症。
2 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是否需要经腹腔镜手术尚有争论。国外最早报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是德国著名妇产科专家Semm,他在1982年做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阑尾切除并认为可以代替传统的阑尾切除术[1]传统的剖腹阑尾切除术可以说是普外科的常规手术,有些医生甚至认为,简单一个麦氏切口可以完成的手术,损伤也不大,术后恢复也快,因此不主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但有文献报告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伤口感染率在4%~7%之间[2],而本组无1例感染,这说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降低切口感染。
腹腔镜阑尾切除的优点:电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其它腹腔镜手术的共同优点[3],如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除此以外,它还具有传统开腹手术所不具备的优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探查范围广泛,减少误诊和漏诊,进镜后可鉴别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回盲部肿瘤及妇科疾病,这是开腹手术无法比拟的;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如切口感染、肠黏连、肠梗阻及腹腔残余脓肿等,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trocar取出阑尾,不会污染切口,尽可能的避免了切口感染,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随访50例无1例肠黏连肠梗阻发生。我们在腹腔镜直视下冲洗腹腔盆腔,吸尽冲洗液,减少了术后残余脓肿的发生率,本组70例无腹腔残余脓肿发生。Wilde研究表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肠黏连、肠梗阻以及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率[4],与我们观察结果相吻合。
当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遇浆膜下、腹腔粘连较重、阑尾肿瘤等需要开腹手术。而且费用相对较高也是制约因素。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的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使实际费用并无很大增加。
总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必将会成为阑尾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邵如庆,张爱容,卢德高. 电视腹腔镜手术入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08114.
[2] Kur KO, Wski ZH. Prerenting wound in fectio after appendectomy[J].Br J Surg, 1988, 25: 10251028.
[3] 姜洪池,代文杰. 微创观念与微创外科[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416.
[4] 张国春.阑尾脓肿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J]. 重庆医学,2003,32(11):1545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