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体会

发表时间:2012-04-23  浏览次数:577次

  作者:苏钰斌  作者单位: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中引起慢性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等。传统的脊柱融合术容易导致患病节段活动度丧失,并且会加大临近脊柱节段的应力,进一步导致继发性腰椎不稳和椎管狭窄的复发[1]。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现代非融合技术的代表。该系统不需椎体融合,是一种静态的棘突间稳定装置,能够部分保留正常腰椎活动,可以减少传统的脊柱融合术带来的负面影响[26]。我院于2009年12月—2011年5月,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0例,近期观察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6岁~58岁,平均47岁;病程8个月至5年,平均2.6年;经X线、CT及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病人均有下腰痛或(和)下肢麻、痛,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均经保守治疗半年以上疗效欠佳而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病人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单。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C臂机透视定位手术节段上下椎体的棘突上缘和下缘。暴露病变节段两侧椎板,将病变节段的棘上韧带从棘突上锐性分离后牵向一侧。单侧或双侧切除部分椎板进行减压。咬除肥厚的黄韧带。椎间盘髓核摘除。切除固定节段的棘突间韧带,将适宜型号的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假体植入相应的棘突间隙。放置引流管1根接负压吸引袋,止血,逐层闭合切口。

  1.3 结果

  10例病人手术均术程顺利,麻醉满意,术后安返病房。平均手术时间68 min。术中出血量60 mL~120 mL ,平均失血量90 mL。未发生硬膜撕裂、棘突骨折、术中内固定断裂、神经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无一例病人出现椎间盘突出复发,症状均改变明显。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访视

  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查阅病历,详细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数;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讲解手术的方法及术后效果[7]。回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告知病人手术室的楼层、布局,手术过程,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手术特点,减少病人的担心及焦虑,帮助病人建立信心,促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手术。

  2.2 术前用物准备

  腰椎手术常规手术包(含60度、90度、180度髓核钳各1把,3 mm及5 mm椎板咬骨钳各一把)。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专用工具。C臂机、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俯卧体位垫等。确认物品齐备、功能正常。

  2.3 术中配合

  2.3.1 巡回护士配合

  巡回护士首先热情接待病人,经严格核对确认后将病人接入相应手术室,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病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给予保留导尿,导尿中注意执行无菌操作。麻醉成功后巡回护士帮助麻醉医师将病人俯卧于体位垫上,使得腰椎保持生理前凸的中立性体位(这个体位利于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更好地安置)。若发现体位不恰当,需及时调整。术中严密观察并检查受压部位,必要时予以局部按摩处理。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注意输液是否通畅,注意出血量、尿量的改变。及时向主刀医师提供病情的动态变化信息情况。严格监督手术台上人员的无菌操作。巡回护士随时监督台下人员减少走动,拒绝无关人员参观,保持手术室内绝对安静,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手术操作。根据手术进展随时调节电刀和(或)双极电凝的功率、吸引器功率,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进展,及时准确传递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假体植入物,需经两人核对假体型号后方可拆封传递,传递假体植入物时确保无菌操作。

  2.3.2 器械护士配合

  器械护士洗手后清点并整理好手术器械,将腰椎手术常规器械和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专用工具分别摆放。分别摆放能够随着手术的进行,准确、快速地传递相应的手术器械,节约手术时间。器械护士协同手术医生常规消毒铺巾单,将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牢靠固定于手术台上。传递皮刀切开皮肤。传递电刀切开皮下腰背筋膜。传递骨膜剥离器剥离椎板,显露出椎板后传递自动椎板牵开器以利于暴露手术视野。传递定位针,经C臂机透视定位。传递咬骨钳咬除棘间韧带和黄韧带。手术医生进行椎板减压,器械护士根据手术医生的需要传递不同规格的咬骨钳。椎板减压结束后,传递神经剥离子以探查神经根。传递明胶海绵及花生米带线棉球以止血。随时注意吸引器通畅程度,及时帮助保持吸引器通畅。传递棘突间垫试模植入棘突间隙。选定合适型号后,器械护士从巡回护士处接来相应的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假体,除去内层包装,用棘间垫持取器持取假体,传递给手术医生,以植入相应的棘突间隙,将捆绑带固定于上下棘间韧带,最后锁紧上下两条捆绑带。传递中防止假体跌落,并尽量避免假体与手术野皮肤接触。传递布巾钳给手术医生,以复位棘上韧带。经C臂机透视确认假体位置满意后,冲洗,清点纱布、器械,放置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固定。

  2.3.3 术后护理

  术后协助医师采用轴线翻身法将病人转移搬运到推车上。搬运过程中注意不要扭转腰椎,避免造成植入的假体移位。搬运时还要注意尿袋及引流袋的位置,避免脱落。

  3 体会

  3.1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特点

  首先护士要学习并明确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特点,利于术前探视时回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减轻病人及家属的担心、焦虑,帮助病人建立信心,阳光地面对手术。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在非融合技术的观念下产生的[26]。这是一种静态的棘突间稳定装置。现在使用的第二代产品是由PEEK 材料制成的棘突间间隔物及两条坚硬有弹性的涤纶带组成。该手术优点: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不影响以后进一步的融合手术。具有比传统脊柱融合手术具有优势[8]。

  3.2 手术体位

  良好的体位有利于安全有效地放置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病人要俯卧于体位垫上。需要保持胸廓和髂棘在一条水平线上。要给予腹部足够的空间。使腰椎获得生理前凸的中立性体位。这样利于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假体植入物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3.3 护士要有较高的素质和熟练的操作规范 保证手术顺利、快速进行需要高素质护士的配合。护士在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密切观察手术进程,根据手术医生的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所需要的器械或假体。在传递过程中要做到“快、准、稳”。避免将手术器械和假体掉落,要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手术器械用品。从而可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的配合工作,手术室护士要积极学习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特点及相关知识,要将病人摆放于合适的体位,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规范化操作的熟练程度,这样才能做好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的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 Depalma MJ,Ketchum JM,Saullo TR.Etiology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in patients having undergone lumbar fusion[J].Pain Med,2011,12(5):732739.

  [2] Lee CS,Hwang CJ,Lee DH,et al.Fusion rates of instrumented lumbar spinal arthrodesis according to surgical approach: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J].Clin Orthop Surg,2011,3(1):3947.

  [3] Djurasovic M,Glassman SD,Dimar JR,et al.Does fusion status correlate with patient outcomes in lumbar spinal fusion[J].Spine,2011,36(5):404409.

  [4] Sandu N,Schaller B,Arasho B,et al.Wallis interspinous implantation to treat 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description of the method and case series[J].Expert Rev Neurother,2011,11(6):799807.

  [6] Ilharreborde B,Shaw MN,Berglund LJ,et al.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posterior lumbar dynamic stabilization:an in vitro comparison between Universal Clamp and Wallis systems[J].Eur Spine J,2011,20(2):289296.

  [7] 齐长文.乙状窦后进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和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146147.

  [8] 张文志,段丽群,尚希福,等.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3):20320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